涼茶是藥而非“茶”
嶺南地區氣候炎熱、暑氣盛、瘴氣多,暑熱耗氣傷津,廣東涼茶應此而生,涼茶中所用的藥材多具有清熱益氣、滋陰潛陽的功效。但是由于涼茶多于民間流傳,組方配伍并不嚴謹,用來煲涼茶的中藥材有的可以藥食兩用,有的則只能用來入藥。因此,李建軍副教授說,涼茶并不是“茶”,而是藥,適當的時候可以用來解解暑,但應該節制有度。即使在炎熱的夏季里,仍有一大部分人不適宜喝涼茶。一些家長怕孩子中暑,把涼茶當飲料給孩子喝,更是不妥。
四類人群不宜喝涼茶
陽虛體質的人:工業社會改變了人的勞作方式,多數人長日坐辦公室面對電腦,體力勞動強度和戶外活動都比過去減少,陽氣的推動功能得不到鍛煉,體質已與古人大有不同;此外,空調的使用使得夏季對人體的季節性影響不如過去那么明顯,造成了體內陽氣隨季節的升發乏力。因此,許多人的體質在向陽虛過度,已經不能再承受寒涼物質的大量刺激。如果經常出現怕冷、四肢發涼、面色蒼白、大便稀、小便清長的現象,那么夏日喝涼茶降火就不再適宜。
苦夏的人:苦夏是指夏季氣溫升高后,人體出現胃口下降、不思飲食、身體乏力、精神不振的狀態。苦夏的人脾胃陽氣的推動運化功能較弱,食物攝入的少,因而抵抗力也相對較低。夏季里汗液分泌較多,而中醫認為,汗為人體的“陽液”,出汗過多,陽氣會隨著汗液外泄,如果此時再服用苦寒的涼茶,就會傷到脾胃,使本來就虛弱的脾胃更加虛弱,正氣受損,不但加重苦夏的癥狀,也會因為免疫力降低導致許多其他疾病。
月經期和產褥期女性:經脈的溫煦是保持脈道暢通、防止瘀血阻滯的關鍵。女性月經期和產后身體極為虛弱,尤其對冷熱的刺激極為敏感。如果由于天氣熱而不加節制地飲涼茶,寒涼的刺激就會使血流滯澀緩慢,甚至形成瘀血,引起痛經、月經不調、經量減少,嚴重的還有可能引起閉經、不孕。
兒童和老年人:兒童是純陽之體,所以特別容易上火。但喝涼茶并不是預防孩子上火的好辦法。因為兒童的脾胃調節功能尚處在建立和完善的階段,對外來藥物的寒涼刺激不能及時調整和適應,反而會因為藥物直接作用于脾胃影響消化吸收,出現腹痛、腹瀉,甚至影響小兒生長發育。老年人由于陽氣漸弱,器官功能衰退,同樣會因為涼茶刺激而出現消化系統病變,或導致慢性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