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血管年齡有什么用?
由于動脈血管遍布全身各器官,測量血管年齡也是對全身健康狀況的總體評價,同時也有助于提早防治動脈硬化性疾病。
如何自檢和檢測?
血管的年齡代表了動脈硬化的程度,而動脈硬化是一個緩慢變化的過程,初沒有明顯的特異性癥狀, 但可以根據誘發因素評價一下自已的飲食習慣是否以肉食為主,生活中是否缺少體力活動,是否長期大量吸煙,是否長期感到心理壓力。如果這些因素都存在,則血管年齡可能高于正常同齡人。另一方面,高血脂、高血壓和高血糖是動脈硬化的促發因素和伴隨疾病。
在動脈硬化發展過程中,血管功能紊亂,不能正常收縮和舒張,導致組織器官缺血,全身機能下降,可以出現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視物模糊,心慌胸悶、頭暈耳鳴、手足發涼、下肢張痛、情緒改變等。
40歲以上的人,應該定期到醫院接受動脈硬化檢測,這種檢測是通過計算脈搏波傳導速度的方法,測量出人的血管年齡,如果測出的血管年齡小于實際年齡,說明血管健康狀況良好,反之則提示發生心腦血管病的隱患增加,有必要及早防治。
血管年齡大于實際年齡怎么辦?
一旦出現動脈硬化很難使其逆轉,但可以阻止其進展的速度,穩定病情。食用植物蛋白(如豆制品)、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高纖維素的食物、低鹽飲食、植物油;少吃高膽固醇飲食,如骨髓、肥肉、內臟、海鮮、蛋黃等。生活上堅持體力活動,注意控制體重、不吸煙、保持愉悅心情,這些都可以減緩動脈硬化的進展。
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應到醫院進行正規治療。目前也有一些中西藥對動脈硬化的改善有一定作用,患者應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人在運動時對血液的需求量會增大,如果血管狹窄,就無法滿足運動時的血液需求,出現缺血性疼痛。當休息一會兒后,疼痛可以緩解。所以,如果你運動甚至平常多走一會兒路,就感到“腿肚子”不舒服,需要休息一下才能好的話,就應當考慮到自已是否患有動脈硬化。這時好的辦法是到醫院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