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走”出來
行走是上蒼賜給我們的禮物,行走是你感受生命,感受空氣的原動力。我們在行走中成長、在行走中呼吸、在行走中發現與分享。走不僅能讓我們從一個地點到達另一個地點,它還能讓我們在途中發現不一樣的風景,呼吸不一樣的空氣。從人的身心健康來看,走是一種安全、柔和也是原生態的鍛煉方式,它是我們唯一能一直堅持下去的養生之道。
散步是中國傳統的健身方法之一,現在更為老百姓所青睞。《內經》指出要“廣步于庭”,意思是清晨起床后,在庭院里緩緩步行有益健康。“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已成為中國民間健身的格言,而養生學家們更有“百練不如一走”之悅。
縱觀古往今來的老壽星,許多人都養成了長期散步的習慣。唐代的孫思邈,既是醫學家,又是養生家,還是老壽星。現代百歲老人蘇局仙,散步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在90歲高齡之時,仍堅持每天在田間慢走三四千步。毛澤東同志也提倡步行鍛煉,他的養生“四要決”中就有“堅持走路”這一條。朱德元帥年壽90歲,在他80歲時仍堅持每天步行3次,每次3公里。洪紹光教授說:“散步是好的運動。”
散步,是指不拘形式,閑散、從容地緩緩步行。《老老恒言》中描述:“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謂,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須得一種閑暇自如之態。”也就是說,散步時聽任雙腳自由地走動,無拘無束,就像飄動的白云,緩緩的流水,所謂“白云流水如閑步”,正是指的這種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