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女生比男孩更早進入青春期
小學階段,一般是6-12歲,這一時期相對男生來說,女孩子變化更大,很快從“小屁孩”變為“小大人”,也就是進入了青春發育期,伴隨著生理發育,女孩子一般比男孩子懂事要早,她們觀察事物往往比較細膩,對于“男女之事”或許早有所察。做媽媽的應及時因勢利導,給自己的女兒以更大的啟發與幫助。
生理特殊衛生更要講究
男女有別根本的區別是性器官的區別,媽媽應盡早把這些知識告訴孩子。男孩子的外生殖器雖然裸露在外邊的,由于通往內臟的尿道口很細小,不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相比較而言,女孩的陰道口要寬大得多,不注意衛生,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更容易乘虛而入。所以,女孩子時時、處處都要注意自己性器官的清潔衛生。
女孩子每次解完大便擦屁股時,要將手紙由前往后擦,如果由后往前擦,很容易將帶有大腸桿菌的糞便帶入陰道而引起感染。媽媽要求女兒每天洗澡、洗下身,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還有些衛生細節需要注意。有些人往往在洗完澡后用濕毛巾擦了一下陰部,就急急忙忙穿上了內褲,這樣很容易將濕氣燜在里面,引發細菌感染。要告訴孩子濕毛巾擦完后,一定要用清潔的干毛巾再擦一遍,然后再穿內褲。還有,女孩子到公共廁所去大小便,家長要關照注意馬桶的清潔衛生。
到小學高年級,家長應注意女孩子身體發育情況。有些女生已經開始了月經初潮,做母親的應及時傳授應對的方法,幫助孩子準備衛生巾等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