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焦慮性人格的社會意義。
焦慮性人格出現了這兒難受那兒難受的體癥,才發展成為焦慮癥嗎?
焦慮癥就是兩個方面,一是焦慮的情緒、體驗,二是相關的植物神經紊亂等等體癥。焦慮者們一般不會意識到自己過分的焦慮有什么不合適,只有當他們某一天發展到焦慮癥時,才可能回過頭去審視自己早就有的過度焦慮。
適度的焦慮對于一個人是必要的。現在我們還可以說,焦慮者“某種程度”的“過度焦慮”也是有一定好處的。譬如,他們往往會更多地避免事故、危險和失敗,他們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加周全,他們總是有備無患。
對于一個集體來講,焦慮者經常是有特別貢獻的。
譬如一個家庭,有焦慮者考慮種種安全問題、生存問題,其他人就可以放寬心安居樂業。
對于大的集體,譬如一個公司、一支軍隊、一個政府,有一些事事希望有備無患的焦慮者,肯定對于全局是有利的。有了他們的存在,就可以杜絕各種隱患,避免更多失誤和危險。
只是他們自己太辛苦。
整個人類社會也是這樣,需要一批過度焦慮者。因為絕大多數人可能在許多問題上缺乏足夠的焦慮,譬如環境污染問題,資源問題,核泄漏問題,艾滋病問題,人類社會需要一些焦慮者們散布憂患意識。
但是,多也有一個限度,多到一定程度就肯定是罪惡了。譬如現在的中國有著彌漫全社會的發財焦慮,這種焦慮是社會前進的動力,然而,如果誰焦慮過分,去偷去搶,去鋌而走險,去違法犯法,就是犯罪。如果一級政府或者全社會不顧生態環境、資源環境地破壞性發展,同樣也是犯罪,因為這是在掠奪子孫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