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可以宣稱自己的鍋在重金屬遷移實驗中析出量不超標,但是不難想見,廠家送檢的鍋必定是新鍋。我們實驗室用國家標準的4%醋酸溶液浸泡,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檢測不銹鋼餐廚具中各種金屬的遷移量,發現舊鍋的遷移量達到新鍋的數十倍。實驗表明,即使是不銹鋼材質含量大大打折不合標準的器皿,在剛購買的時候檢測遷移量大多是符合標準的,但是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遷移量不斷倍增,品牌產品如斯,當然,那些叫喊著虧本甩賣十元若干的不銹鋼器皿自不待言。幼稚不銹鋼產品抵抗歲月侵蝕的能力相當頑強,值得信賴。廠家追求利潤降低成本無可厚非,但是制造出的產品在消費者使用過程中不能夠釋放出對健康有毒有害的物質,這是不能逾越的底線。
因為茱莉亞·羅伯茨主演的電影《永不妥協》,鉻的危害已經深入人心了,曾經喧囂一時的皮革奶的危害也在于鉻,在此不再贅述。
目前尚未發現正常飲食導致飲食型缺鎳的病例,所以鎳不需要額外補充,我們需要的是警惕鎳攝入過多。鎳對人體產生的致敏反應和致癌毒性,已引起歐美醫學界和材料界的高度重視,禁止用含鎳合金制造與人體接觸產品的趨勢已成氣候,但是前面我們提到,為了不銹鋼的穩定,鎳必須加入且還要達到一定量,所以,繼醫用人體植入材料的無鎳革命之后,無鎳電鍍大范圍普及之后,無鎳不銹鋼食用器皿也將是必然的取向。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去掉鎳,簡單換成錳,是更壞的選擇。
錳雖然是人體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翥,但過猶不及,也會引起機體中毒。當然, 與其它必需微量元素一樣,單從食物中攝人是不至于引起錳中毒的。慢性錳中毒是進行性不可逆的病變,當下正從臨床型向亞臨床型轉變,隱匿性很強。消化道的錳吸收率很低,除了要提防不銹鋼器皿中逸出之外,更緊要的是警惕呼吸道攝入,這才是主要攝入渠道。比如已在陸續使用的甲基環戊二烯三羰基錳替代四乙基鉛作為汽油的抗爆劑,正隨著天天增多的汽車尾氣,使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散到環境中。所以,不銹鋼食用器皿新國標中錳釋出量的卻如是有待完善的,現在一些國家不僅要檢測錳含量,鐵含量也納入了遷移檢測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