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有鬼,自覺愧對老人??闪钗铱扌Σ坏玫氖牵覍俎k完后事,竟專門給我送來一面錦旗,說我把病人當親人,努力提高了癌癥晚期病人的生活質量!我接過那面錦旗,臉上笑著,心里卻想哭……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發現,我所知道的“潛規則”,還只是冰山的一角。
腫瘤科醫生和外科醫生的關系一向很好,因為,許多病人需要兩科合作治療。2010年7月,我接診了一個早期肺癌病人,覺得有手術指征,就介紹給了胸外科一個醫生。沒想到,病人手術之后,胸外科醫生專門請我吃了頓飯,并給了我一個500元的紅包。我不要,他卻說:“這是你應該得的。以后,你那邊有要做手術的病人就‘介紹’給我吧,我這邊有要做化療的病人,也‘介紹’給你。我們倆可以長期合作!”然后,他還以過來人的身份“教育”我:“你是剛畢業不久的學生,現在摸清楚腫瘤科的工作流程沒有?簡單來說就是這樣:來個癌癥病人,先介紹到外科給他們做手術,讓外科把手術的錢賺到了,再把病人轉到化療科化療,然后再轉到放療科放療,等這些科室的錢都賺到了,再把病人扔到中醫科喝中藥去?!蔽颐H坏卣f:“可是,這種治療方案并不能提高病人的生存可能……”他笑道:“那又能怎樣?反正在家屬的眼里,癌癥是絕癥,后病人死于癌癥也是正?,F象,沒人會怨你的!”
接下來的一件事,讓我終于驗證了這位外科醫生的話。有一個胃癌晚期病人,癌細胞已經腹膜轉移,可還是被轉到普外科做了手術,術后又轉到腫瘤科化療,放療科放療,中藥科喝中藥,如此折騰3個月,病人就死了。我曾偷偷調出病人的影像資料,一看就發現沒有手術指征——連我這樣剛剛工作一年多的年輕醫生都看得出來,病人的主治醫生有十幾年的臨床經驗,難道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