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按:寶寶生病時,醫生會開一些口服的藥物給媽媽們,可是寶寶不會吐咽藥物,甚至覺得藥物苦,而拒絕吃藥,這樣媽媽們很困擾,到底怎樣給寶寶喂藥呢?
育兒知識 寶寶喂藥時需注意的三大點
寶寶患病,醫生通常給患病的寶寶開一些口服的藥,這給初為人母的媽媽提出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怎樣給寶寶喂藥?選擇在什么時間喂藥?喂藥時要不要加糖等等?
針對媽媽提出的有關問題逐一給予回答,將給剛剛為人父母的你提供幫助。
一、小兒喂藥的時間及注意事項
口服給藥實際上是一種方便、經濟及較安全的給藥途徑。也是小兒常用的一種給藥方法。一般來講,用什么藥,什么時間用藥一定要嚴格遵照醫生的囑咐。
1、對于抗生素一類的藥物,由于其藥物的性質決定,一定要按時間服用,根據藥物的性質6小時一次或8小時一次
2、退熱藥是在小兒發熱時服用,但用量不可過大,重復用藥時要有足夠的間隔時間,一般間隔4-6小時,服用后要多飲水。
3、對呼吸道粘膜起安撫作用的止咳糖漿及口內溶化的藥片,服后不宜立即飲水。
4、對促進食欲的健胃藥應在飯前服,因此類藥物刺激舌的味覺感受器,可促胃液分泌增加。
5、對胃粘膜有刺激的藥物應在飯后服用。
6、對牙齒又腐蝕作用或使牙齒染色的藥物如酸類或鐵劑,服用時可用飲水吸管服,以避免藥物與牙齒接觸,服藥后及時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