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患者發生心血管風險越高,服用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的獲益越大。在充分權衡不同危險等級患者獲益/風險比之后,《聲明》明確推薦:“高度危險人群”應常規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中度危險人群”可考慮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75~162毫克/天)預防心血管事件。對于低危人群不宜常規應用阿司匹林,因為此類患者應用阿司匹林后發生出血性并發癥的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其心血管獲益。
此外,新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還推薦已經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應用阿司匹林小劑量阿司匹林(75~162 mg/d)作為二級預防,以降低事件再發率,進而降低病死率。
另外,對伴視網膜病變的糖尿病患者,許多臨床醫生擔心抗血小板治療可能導致眼底出血。2008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新版指南指出:阿司匹林治療不會增加視網膜出血危險,因此,視網膜病變不是阿司匹林治療的禁忌證(A級推薦)。這一推薦是基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治療研究(ETDRS)的結果,該研究為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共納入3711例伴有輕至重度非增生性或早期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治療組服用阿司匹林325 mg,2次/天。隨訪時間超過5年。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阿司匹林組玻璃體/視網膜前出血率無顯著差異(P=0.43)。
總之,關于阿司匹林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方面的應用,關鍵是要權衡利弊,盡可能達到血栓預防和出血風險的大效益化,因此,在阿司匹林的使用問題上,臨床醫生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心血管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結果,來具體判斷哪些患者適合應用阿司匹林,哪些患者需要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