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聲 上司的話只有20%能被正確理解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上司傳達給下屬的話,只有20%-25%能被下屬知道并正確理解;而下屬傳達給上司的話,能被正確理解的不超過10%。
單位里,不少領導苦惱“交代下去的話,傳著傳著就變了樣”;生活中,我們也會時常抱怨“代溝太深,無法交流”。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曾作過一項關于“溝通效率”的研究,結果發現:“從上到下傳遞的信息,比如上司傳話給下屬,只有20%—25%能終被下屬知道并正確理解;從下到上傳達的信息,終能被正確理解的不超過10%。”這種信息“打折扣”的現象,被稱為“溝通的位差效應”。
導致“溝通位差”的原因,包括社會地位、知識水平、年齡差異等各方面的差距。就像從高往低倒水容易溢出、從低往高抽水非常費力一樣,導致了有效信息的流失。
因此,溝通過程中,要想信息盡量少流失,關鍵是要克服位差,讓交流雙方處于同一“水平”。第一,上司交代任務時,好就事論事,而不要用命令的口氣,同時可以加上一封確認郵件或書面通知,保證萬無一失。第二,日常交流中,要彼此關照,比如不要對門外漢大談專業術語等。第三,與老人、孩子等特殊人群交流時要靈活調整,比如蹲下身子和孩子面對面、適當靠近老人耳朵等。研究表明,“平行交流”的效率可達90%以上。
結語:在職場中我們要正確理解領導上司所傳達的問題與要求,同時應該跟自己家人多交流,多溝通,讓他們理解自己的工作,并積極的支持自己做好工作,爭取在職場上更好的發展。(文章原載于《 健康與營養》,刊號:2012年第三期,作者:拖雷,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