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注意祛濕防皮膚病
小滿節氣正值五月下旬,氣溫明顯增高,如果貪涼臥睡很容易引發風濕癥、濕性皮膚病等疾病。在小滿節氣的養生中,養生專家特別提出“未病先防”的養生觀點。所謂“未病先防”,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發生。陳太日稱,在未病先防的養生中仍然強調,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和正氣內存、邪不可干的病理觀。
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與外界環境也是息息相關的,并提出人類必須掌握自然規律,順應自然界的變化,保持體內外環境的協調,才能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中醫學還認為疾病的發生關系到正氣與邪氣兩個方面的因素。邪氣是導致疾病發生的重要條件,而人體的正氣不足則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原因和根據,但不否定外界致病因素在特殊情況下的主導作用。因此,“治未病”應該從增強機體的正氣和防止病邪的侵害這兩方面入手。
由于天氣明顯轉熱,這時候是皮膚病的高發期。清遠市中醫院養生專家陳太日告訴記者,市民開始使用竹席,但可能竹席沒有清洗干凈,或者市民自身免疫力低下,這時候身上容易出現紅斑,“這種情況大部分是因螨蟲、虱子咬而致,或是皮膚突然接觸到長期不用的席子,引起過敏。”陳太日建議市民,使用竹席前應該清洗干凈,并且拿到陽光下暴曬,“一定要保證竹席干燥才能鋪上床,否則潮濕的環境下,容易滋生細菌。”
另外,這個時節也是“風疹”的爆發期。據悉,“風疹”的病因主要有三點,一是濕郁肌膚,復感風熱或風寒,與濕相博,郁于肌膚皮毛腠理之間而發病;二是由于腸胃積熱,復感風邪,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于皮毛腠理之間而來;三是與身體素質有關,吃魚、蝦、蟹等食物過敏導致脾胃不和,體濕生熱,郁于肌膚發為本病。
陳太日解釋,風疹發作時,皮膚上會突然出現大小不等的皮疹,或成塊成片,或呈丘疹樣,此起彼伏,疏密不一,并伴有皮膚異常瘙癢,隨氣候冷熱而減輕或加劇。由于風疹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而且發病迅速,因此一旦發現身體有不適,要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