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1:低強度耐力訓練
一次低強度耐力訓練.先以每小對1.5公里的速度慢走,氨基酸的排出就比身體安靜狀態增加了13%:然后.逐漸增加速度一直到以每小時10公里的時候,氨基酸的排出比安靜狀態增加了500%.此時也會出現極端的負氮平衡狀態。
專家觀點:耐力訓練中.身體使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為主要能量來源,另外還有5% -10%的能量是由蛋白質提供。所以蛋白質的氧化率在耐力訓練者身上表現得和力量訓練者相差無幾,甚至會更強烈,
另外,男性負氮平衡狀態程度要高于女性。尤其是,男性在運動狀態下,具有更高的亮氨酸氧化率。這種性別差異無疑和女性糖原含量低或脂肪利用率高有關。
正氮平衡的關鍵在于訓練前補充
根據人體營養時鐘.肌肉的營養需求在訓練前為強烈即達到高峰,這時補充蛋白質萬是正氮平衡的關鍵原因在于:
1、修復的角度:儲備足量蛋白,讓肌肉蛋白充分修復
肌肉增長的五質是訓練中被破壞的肌肉得到修復眈原來更粗大更健壯就像震后的建筑,一定比地震中摧毀的更堅固更結實。中等強度以上的訓練尤其當訓練時間超過一小時,身體會產生大量的分解代謝物質,這些物質會引發快速劇烈的肌肉蛋白分解過程,所以必須要重視。因此.有經驗的運動員會在訓練前30-60分鐘補充足量的蛋白質,經過吸收和轉化,在機體內形成比較高的氮含量,在訓練中充分修復被破壞的肌肉蛋白讓肌肉細胞維持在理想的肌肉合成狀態。
2、功能的角度:儲備足量營養,使糖原耗竭小化。
血糖濃度在訓練中變化很大。必須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才能維持適當的血糖濃度,讓身體優先燃燒肌肉里的肝糖來供應訓練所需的能量.才不致讓氮急劇流失。
另一方面,一旦體內碳水化合物喪失殆盡,運動者在健身訓練中就會疲勞.伴隨而來的是速度,反應時間明顯減慢以及耐力、判斷力和注意力顯著下降.從而動作變形.健身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