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認為人腦中有識神與元神二部分功能,其重點方法是退識神,顯元神,退后天,返先天。其命功是身體健康和武功修為的方法。道家幾經實踐,確立性和命都得修煉,即性命雙修,才能達到高級境界。丹道的修煉與老子的《道德經》有關,老子日:在太極之上的氣,吾不知其名強字曰道。并指出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以及“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是典型道家的氣功修煉門徑。
“神”在精、氣、神中重要,是起主導作用的。從“氣”的結構來說,“神”是精、氣、神三者運化關系、運化特征的確定和表現。“精化為氣,精之與氣,本自互生。精、氣既足,神自旺矣。雖神自精氣而生,所以統馭精氣,而為運用之主者,則又在吾心之神”(《類經》)。
神在精、氣中自然產生,反過來又成為精、氣的主導。所謂“得神”,就足主導符合自然之道;所謂“失神”就是主導與rI然之道相背,這種對“氣”內部結構自組織是精、氣、神動態平衡的結果。不同的內部結構,成為氣的層次和運用基礎。神足的“氣”,在人體中形成五行運化的高級別,陰陽平衡的高級別。“神之與機,互相倚伏。放神有所主,機有所從;神有所決,機有所斷;神為機之主,機為神之使”(《類經·圖翼》)。機,指“氣機”,氣的動態分布。
精、氣能否被神所充分地主導,是一個內功功夫問題。從理論上講“精、氣、神三寶合體,精養其氣,補其氣,神補其神,筑可成基,唯能合一則為基,小能合一則精、氣、神不能長旺”(《伍柳仙宗》),《金丹大要》曰:“三物相感,順則成人,逆則生丹。何為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虛化神,神化氣,氣化精,精成形,形乃成人。何謂道。
萬物含三,三為二,二為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養形練精、積精、練氣合神,練神還虛,金丹乃成。”練功的過程就是開發“元神”的過程,“元神”的概念現代人很少知道,而傳統內功實踐者早已發現并運用這一人腦的深層功能。運用“元神”的功能,充分統一精、氣、神,在更高水平上“得神”,以便實現“氣”中的內部轉化,以氣化精,充養和凝固腎精,進而從個體的人走向天、地、人的大系統,在這個層次上校正和統一“神”,加大“神”的信息量,從而用天地元氣化精,添補人體真陽的損耗,在大限度上控制和延長人體的壽命大限。到這個內功境界上,才能像《兩升經》中所云:“我命在我,不屬天地。”或者像明代張介賓所述:“致心于玄境,致身于壽域,氣數可以挽同。”
因此,內功上注重“精氣神”的修煉,在初級階段主要是以充足為目標。在高級階段則是以統一為目標。老子日:“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在內功的高級階段,特別是“后天返先天”的內丹功階段,才能終解決“精氣神”的辯證統一,正所謂,“說破萬源歸一統,色身舍去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