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大都屬于慢性,便秘時感覺仍與平常無異,但卻有許多人無法忍受這種痛苦。事實上這非常危險,這會使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變得焦躁,心神不定,無心工作、學習。并非說每天要上一次“廁所”才算正常,但是如果連續(xù)一二周便秘的話,必須立刻治療。
有些人因外出旅行,食物變化就引起便秘,這種人不會感到便秘之苦。如果必須服瀉藥或洗腸才能排便的話,這很可能是習慣性便秘,當你有此癥狀時,請記住下列穴位。
先臥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間向左右二指幅處強壓到稍有疼痛感。由于此處能刺激大腸,使大腸機能活潑,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指壓時先深吸一口氣,一面強壓一面吐氣,6秒鐘后將手指離開,恢復自然呼吸,如此重復5- 10次(請人代勞時,采用同樣的呼吸法)。
便秘會使腹部肌肉松弛,姿勢不良,因此會引發(fā)其它癥狀,所以對萬病之源的便秘,應及早治愈。
腹瀉中有值得擔心和不需擔心之分。還有需止瀉與不用止瀉之腹瀉。并不是所有的腹瀉都可用穴道療法來治療。
首先,值得擔心的是伴隨發(fā)燒、想吐、便血、腹部激痛而來的腹瀉。這類腹瀉大部分隱有大病,必須立刻就醫(yī)。
不需擔心的腹瀉,就是因吃太多或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這類腹瀉并不需止瀉,硬要止瀉反而不好。
另一方面,有人則是患神經(jīng)性腹瀉,這是因壓力而導致的慢性腹瀉,嚴重時,有人因擔心瀉肚子而不敢搭電車,而適合穴道療法的,也正是這類慢性腹瀉。
治療腹瀉時,可利用水分穴、天樞穴、大巨穴、中脘穴等穴道。其中的水分穴位于肚臍正上方的一個大拇指寬處,一壓此穴,在腹部方向會有疼痛感。其他的穴道也都在肚臍周圍。
指壓這些穴道時,依下述方法進行較佳。兩手的食指到小指的四指并攏,對齊兩手指尖的姿態(tài),以指尖按摩腹部,而后以感到舒暢的指壓緩慢地加力。此法因刺激的范圍相當廣,即使沒有正確地掌握到穴道也沒關系。
每天重復上述的指壓,對止住慢性腹瀉具有相當效果。對治療胃痙攣有特效的穴道梁丘穴,同樣對腹瀉有特效。只是胃痙攣時以強勁的指壓見效,而腹瀉則以灸術有效。
當腹瀉怎么也止不住時,可用一半米粒大小的灸,在兩腿的梁丘穴上灸治10 - 30狀(燃燒完一次艾草稱為1狀)。若是輕微的腹瀉,10狀左右即可止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