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練書法。電腦、手機短信用久了,好多字都不會寫了。與其讓別人幫你設計簽名,還不如自己把字練好了,怎么寫都是只此一家,絕無假冒。練書法是個細致活兒,筆墨紙硯,各有各的講究,重在堅持。
9、偷閑去喝個下午茶。如果你在公司里忙得快崩潰了,不要死抗,走開20分鐘,暫時拋開折磨人的T作,喝一杯茶或者咖啡,讓自己的情緒安定下來。當然,如果你長期覺得煩躁,那就不足下午茶能解決的問題了。
10、去旅游,徹底休息。到—個寧靜的小城,住上十天半月,讓自己的心和腳步都跟著當地人的節奏慢下來。不要像別人那樣趕場似的7天游遍歐洲,到此一游,留影走人。要真的住下來,慢慢走,慢慢看。
11、定期聚會。不要等有事的時候再找朋友,留點時間和空間給家人和朋友,其實也就是留出時間和空間給自己。很多現代人的休閑方式是唱卡拉OK、跳舞、泡吧,狂歡一把,然后一哄而散,在“慢一族”看來,這不叫休閑,心還在忙著。
12、聽音樂會,看畫展。平時耳朵里灌滿了快節奏的流行音樂,可以試著讓自己以“慢”的姿態去聽聽古典。可以走路去,看夜色漸漸降臨。演出時投入地聽,把自己完全沉浸在音樂的氛圍當中。要看懂畫展,也是慢功夫,要事先做好審美功課。這樣,在一幅傳世畫作之前盤桓數小時也就順理成章了。
13、讀書寫字。“細嚼慢咽”地讀書,可以完全沉浸在書籍的氛圍中,給予書中細節更多的關注。在古典文化巨獻都被做了“雞湯式”速讀處理的今天,靜下心來好好讀一本書,寫一段感受,別讓傳統文化在你這兒變成廢墟。
14、尊崇愛情。尊崇愛情的人向來鄙視速食般的“一夜情”,如果沒有愛,就沒有做愛的理由。在性生活中應該多拿出時間來享受身體的美好感覺,而不是快速“直奔主題”。要享受樸實純真的愛情,這需要你慢下來,懂得欣賞和贊美。
“慢生活”有著天然的閑適優雅風格,不論多么富足的“快生活”也無法望著其項背。“慢”所創造的心靈愉悅,需要你慢慢地體會,直到離不開。
*1986年,意大利作家卡羅·皮遜尼為了抗議在廣場上新建的一家麥當勞,在小鎮巴沃羅發出“即使在繁忙的時候,也不要忘記享受家鄉美食”的呼吁。這次呼吁帶動了一股全球性的“慢生活”浪潮。時間研究員、時間經理、抗緊張培訓班等聞所未聞的名詞在全球許多城市不斷出現。
*1989年,“國際慢餐運動”在法國巴黎正式開始,20多個國家的代表簽署了“慢餐協約”,鼓勵人們放慢節奏、享受生活。
*截至2011年,“國際慢餐協會”已發展到100多個國家。僅在意大利就有30多個小城加入了“慢城市”的行列。
*美國的“放慢時間協會”,在全球擁有700多個盟友。
*目前中國抑郁癥患者大約有3000萬人,到2020年抑郁癥患者人數可能超過癌癥,成為僅次于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