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類人則剛好與前面相反,往往是些“老弱病殘”,這些患友身體本比較虛弱,一交天就外感發病。為此,他們覺得自己身體實在太差,往往有些悲觀失望。對這些患友,我總要對他們說“沒事,小病不斷大病不犯”。任何事情總要一分為二地看,“禍兮福之所倚”。這類患友,由于深知自己身體贏弱,平時更注意防護,病癥一出現也多能趕快尋醫問藥,以期病情不加重。無意中,正好契合了“慎養于平日,調治于微疾”的訓辭。不太好的是,這些患友由于長期反復受疾病困擾,情緒低落,缺乏“苦中作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中醫講“治道在神使”, “憂則氣結、悲則氣消”,抑郁低落的精神狀況,難以鼓舞正氣、流暢氣機,很不利于自身保養和疾病康復。
前天也有一位老患友因為感冒來就診。我第一次給他看病是在去年三月中醫館剛開業的時候。當時他情緒非常低落,高血壓、肺氣臚、高心病、肺心病、冠心病、全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藥物性肝損傷……從他口里聽到一大串西醫病名。他說自己弱不禁風,成天跑門診,隔三岔五住院,活著比死了難受。我反復跟他講,老人家年近八旬,這種狀態實在常見,能自己來就醫已經比許多人好得多……老人家想通了,情況還挺不錯,前天就診距離上一次已經時隔一個月,他自己都說:“小病不斷大病不發,不知不覺已經半年沒有去住院了,想通了,平時習慣這種與疾病共存的狀態,好像小病也發得少了。原來感冒了是直接喘累心慌住院去,現在還先有頭痛流清鼻涕的表現,說明比原來體質好多了。”
所以,建議那些身體虛弱經常毛病不斷的朋友,沒必要為自己虛弱的身體悲觀失望, “小病不斷大病不犯”,記住“戰略上重視,戰術上輕視”。由于贏弱的身體往往使自己更重視保養,再加上點“苦中作樂”的樂觀主義精神,或許比起那些自以為身體倍兒棒而忽于養護的人,終的結果更好。
結語:平時患有小毛病的患者,應該注意日常的調養,切不可自我放棄,給疾病留有生存的機會。(文章原載于《養生雜志》,刊號: 2012.05,作者:傳鵬,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