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行房傷身損命
古人對養生有很多警示語,誠為金玉良言,其中,“醉以入房”就是古今養生家諄諄教戒的“養生大忌”。“醉以入房”,顧名恩義,就是酒醉后肆行房事。《黃帝內經》第一篇就把“醉以入房”列為早衰的重要原因,其后又有篇章進一步指出“數醉入房”是形成熱厥病的主要原因。為何養生有此一戒呢?因為不論古今,總有人歪解“酒能助興”,認為此“興”亦可為“性”,因而多有酒后亂性的傷身之舉。那么醉后行房的危害有哪些呢?
醉以入房,其害首先在“醉”, “酒通血脈,消愁遣興,少則壯神,多則損命”,這不僅是中醫對酒的認識,也是諸多養生家的共識,因此醉酒之害自不須多言。其次在房事與健康的關系方面,至少從養生角度來看,古今認i只是相似的,那就是,欲不可絕,亦不可縱。常言道“縱欲催人老,房事促短命”,房事不節,縱欲過度,必然耗傷精氣,引起早衰,于養生大為不利。由此可見,醉已害生,醉后肆行房事,為害更烈,可謂雪上加霜,所以古人常將“酒色”并提,以警世人。晉朝嵇康就曾寫道:“縱體淫恣,莫不罩徂。酒色何物,自令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南宋大詩人陸游也曾寫下“不從酒色來,病自無根株”,認為戒除醉酒貪淫,能少罹患疾病。另外,醉酒行房,不利于家庭和美,夫妻健康。醉酒之后,人的行為失控,房事行為自然難于把持,或動作粗暴,或草草了事,都會影響夫妻感情,甚至落下病根。誠如明代龔廷賢《壽世保元》云:“大醉入房,氣竭肝傷,丈夫則精液衰少,陽痿不舉;女子則月事衰微,惡血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