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病人
餐前半小時喝水
英國倫敦大學圣瑪麗醫學院貝曼格利博士對3000多位腸胃病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后發現,有技巧地喝水可以緩解病癥。其中有一條是,餐前30分鐘喝一杯水,可以讓腸胃道做好消化食品的準備,對于患有胃炎、十二指腸炎、胃潰瘍、結腸炎及消化不良導致產氣的人,非常有幫助。另外,當潰瘍患者胃疼時,喝上一兩杯溫水,可以緩解疼痛。
早上起來
不宜喝茶水和牛奶
很多醫生提醒,早上起來,刷完牙后,早飯前,好喝一杯溫白開水。為什么呢,因為人在睡眠的時候,通過呼吸蒸發、皮膚蒸發等,成年人一個晚上流失的水分約450毫升,相當于大半瓶礦泉水的量。早晨起床時,血液的濃度比較高,喝一杯溫水,可以迅速補充一晚上丟失的體液。
有些人喜歡一早起來喝一大杯濃茶水,醫生說,這不可取。因為茶有利尿功效,喝下去后,馬上就會排掉,對補充體液幫助不大。
果汁、牛奶、咖啡也不宜作為清晨的第一杯飲料,因為這些物質并不能提供此時機體需要的水分,還會使機體在缺水的狀態下就讓胃腸進行消化和吸收工作,不利于身體的健康。
便秘患者
急喝大杯可沖便
浙江醫學院二院消化內科的副主任醫師陸新良說,夏天是便秘高發期。因為夏天天氣熱,大家能少運動就少運動,多數就在空調房里呆著,身體容易缺水不說,連腸道肌肉都會變得松弛,蠕動功能減弱;而且夏天人的胃口下降,蔬菜等粗纖維食物的攝入也會隨之減少。
所以歸納起來就是兩點:一是身體缺乏水分產生宿便,二是腸道的排泄力減弱了。
便秘患者可以通過喝水來刺激腸蠕動,但是一次要喝到200毫升才有用,而且要大口大口地喝,吞咽要快,這樣,水可以直達結腸,軟化宿便。如果小口小口地喝,或者喝少了的話,水就被胃全部吸收走了,后只變成尿液排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