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默養氣,以瞑養血,以睡養精,以靜養神。
2.名過傷肺,色過傷腎,財過傷肝,食過傷脾,睡過傷心。
3.肺病者宜逃名,名人每多言,言多則損肺氣,腎病者宜戒色,色鬼每虧精,精虧則摜腎氣;肝病者宜散財,財主每使氣,氣盛則損肝氣;脾病者宜節食,食客每多納,納多則損脾氣;心痛者宣減睡,睡蟲每多眠,眠多則損心氣。
4.減食以助藥,增睡以節耗。舒以養體,緩以卻勞。
5.無病時以勞動養陽,有病時以安靜養陽。動能生陽,亦能做陽。靜能傷陽,亦能斂陽。
6.病有百藥不痊者,當靜室問心,知因達果,可以無惑。體力不足,輔以心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生活細節巧養生
1.以坐養神:適當地靜坐休息,能使人心平氣和、精神愉快,煩悶消除等。坐姿可端坐、掌坐、盤坐等,但每次坐的時間不宜過長。入座時,動作要輕、平德,入座后姿勢要端正,自然,上身正直,自然放松,下肢自然屈曲,不要含胸弓背。
2.以立養骨:適當地站立,可使骨骼肌產生縮張運動,激發身體的新陳代謝,疏通經絡,還能使氣血下行,血壓降低,有利于大腦的休息。站立時,身體應自然、平穩.端正.兩上肢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上身不要傾斜,兩下肢受力均勻,不宣固定某一側。
3.以臥養氣:臥姿一般宜向右側臥.雙腿微彎合理。這種雙腿徽屈,脊椎向前彎的姿勢,可使全身自然放橙,心臟不受壓,有利于心臟排血,對食物的消化、體內營養物質的代謝和吸收大有益處。
4.以行養筋:不拘形式的步行,可使全身關節筋骨得到適度的鍛煉,對身體的新陳代謝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并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十要:面要常擦,目要???,耳要常彈,齒要長叩,背要常暖,胸要常護,腹要常摩,足要常搓,津要常咽,腰要常揉。
十八傷:久視傷精,久聽傷神,久臥傷氣,久坐傷脈,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暴怒傷肝,思慮傷脾,極憂傷心,過悲傷肺,至飽傷胃,多恐傷腎,多笑傷腰,多言傷液,多睡傷津,多汗傷陽,多淚傷血,多交傷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