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按:骨折了怎么辦?去醫院,這是大家腦袋里面的第一反應。但是不知不知道骨折之后要如何讓自己的骨頭更好的愈合起來呢?首先骨折是要先補充膠原蛋白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骨折后補膠原蛋白
65歲的張女士走路時摔倒造成右手臂骨折,被家人送至黑龍江省醫院治療。骨外二科護士長楊亞紅在護理查房時發現,張女士的女兒給張女士送來骨頭湯、鈣片、黃瓜子粉等各種補鈣品。楊亞紅當即告訴張女士,骨頭湯、鈣片、黃瓜子粉等這些含鈣品暫時先少吃,骨折初期每天要多吃些豬蹄、皮凍、魚皮類等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4周后再開始大量補鈣。
楊亞紅介紹,骨骼的再生主要依靠骨膜、骨髓,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如果骨頭里缺少膠原,彈性就會降低,只有膠原與鈣巧妙結合才能使骨頭硬而不脆。骨折后如果攝入大量的磷和鈣就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造成骨質內有機質與無機質比例失調,反而阻礙骨折的早期愈合。
骨折康復非靜養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于是許多人認為骨折后要躺在床上靜養三個多月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武漢協和醫院康復科楊朝暉教授說,骨折后休息不等于臥床靜養,而是要積極進行康復理療訓練,才能恢復得更好。
老喬年前因車禍送到武漢協和醫院救治,經診斷為左側肱骨外上髁骨折,在骨科及時進行清創手術,并用石膏固定患處。1個月后,解除固定的石膏后,老喬的肘關節腫脹得該側上肢各個關節都不能活動,上臂持物無力,手不能握拳,整個手臂肌肉僵硬,生活自理受限。
骨科醫生建議轉入康復科進行后期康復治療。在康復科,醫生,技師和患者是一對一治療,實施以超聲波,超短波等理療與關節松動手法相結合的治療和訓練,出院時老喬關節腫脹、肌肉僵硬的問題完全消除,不但生活完全能夠自理,而且又可以舞太極劍了。
楊朝暉教授說,骨折后的治療應該遵循三個原則:復位、固定、康復鍛煉。
骨折康復開始時間要盡旱。一般在骨折后石膏固定已經干了或牽引已經安裝好或已施行了內固定術后,病情穩定就可開始康復訓練。
楊教授建議,骨折術后主張動靜結合,適當的運動有助于促進骨質生長和預防并發癥發生。當然,運動要以不影響骨質生長,避免過量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