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易感人群
乙型肝炎的易感人群主要為以下幾種:
①嬰幼兒免疫系統不成熟,入侵的乙型肝炎病毒不能及時清除,且容易產生免疫耐受,因此嬰幼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易成為慢性攜帶者。
②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肝臟清除病毒及組織恢復能力下降,故容易感染乙型肝炎 ;
③長期在外食宿的人群因使用的餐具消毒不徹底加之勞累后免疫力下降,易感染乙型肝炎。
④長期酗酒的人可使肝脂肪變及肝功能異常進而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易感染乙型肝炎;
⑤懷孕的婦女,由于肝臟負荷大,抵抗力隨之下降,容易感染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母親的新生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的家屬、多次輸血或血制品者、血液透析患者、性亂交者、靜脈藥癮者、接觸血液的醫務工作者、器官移植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發生外傷者等。
乙型肝炎的預防
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其次為嬰幼兒,15歲以下來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種3針,按照0、1、6個月程序,即接種第1針疫苗后,間隔1個月及6個月注射第2及第3針疫苗。新生兒接種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越早越好,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體應答者的保護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續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進行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抗HBs)監測或加強免疫。但對高危人群可進行抗乙型肝炎表面抗體監測,如抗乙型肝炎表面抗體小于10單位/毫升.可給予加強免疫。
切斷傳播途徑也是重要的預防措施:大力推廣安全注射,包括針灸的針具;服務行業所用的理發、刮臉、修腳、穿刺和文身等器具也應嚴格消毒;注意個人衛生,不與任何人共用剃須刀和牙具等用品:進行正確的性教育,若性伴侶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應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或使用安全套;如果性伴侶健康狀況不明的情況下,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以預防乙型肝炎及其他血源性或性傳播疾病。乙型肝炎表面抗體陽性孕婦在分娩過程中應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縮短分娩時間,保證胎盤的完整性,盡量減少新生兒暴露于母血的機會,嬰兒在出生后應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聯合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