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脂肪肝: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通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致脂肪肝,降脂藥也可通過干擾脂蛋白的代謝而形成脂肪肝。
妊娠脂肪肝: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時發病,病情嚴重,預后不佳,母嬰死亡率高,及時終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轉,少數可經自然分娩或剖宮產而脫險。
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結核、細菌性肺炎及敗血癥等感染時也可發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若過分限制活動,加上攝入高糖、高熱量飲食,肝細胞脂肪易堆積造成脂肪肝;接受皮質激素治療后,脂肪肝更容易發生;某些遺傳性疾病亦可引起脂肪肝。
脂肪肝的高危人群
脂肪肝多發于以下幾種人:肥胖者、過量飲酒者、高脂飲食者、少動者、慢性肝病患者及中老年內分泌疾病患者。
肥胖、過量飲酒、糖尿病是脂肪肝的三大主要病因。酒是禍首,長期飲酒,導致酒精中毒,致使肝內脂肪氧化減少,發生脂肪肝一長期攝入高脂飲食或長期大量吃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可使肝臟脂肪合成過多。肥胖且缺乏運動,使肝內脂肪輸入過多。
脂肪肝患者常常引發以下疾病,如:肝硬化和肝癌、消化系統疾病、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影響性功能、影響視力等。
脂肪肝的治療
脂肪肝治愈的關鍵在于早發現、早治療。
首先,尋找病因。其次,調整飲食結構,提倡高蛋白質、高維生寨、低糖、低脂肪飲食,不吃或少吃動物脂肪、甜食,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少吃零食,睡前不加餐。再者,適當增加運動,促進體內脂肪消耗,快步走或慢跑才能達到減肥效果,仰臥起坐或健身器械鍛煉都會獲益匪淺。
必要時藥物輔助治療,脂肪肝并不可怕,早期發現并積極治療,一般都能痊愈,且不留后遺癥。
脂肪肝的預防應從兒童傲起,尤其是獨生子女,一旦變成“小胖墩”,恐怕已有脂肪肝了。應當明確脂肪肝僅僅是肝內脂肪含量過多、脂肪細胞大量存在于肝細胞內而引起的肝臟脂肪化,并不是由于肝炎病毒作用引起,因此不具有傳染性,脂肪肝只是由于甘油三酯堆積過多導致的代謝性肝功能異常,因此肝臟病變為可逆性,一旦肝臟內蓄積的過多脂肪消除后,肝功能大多可以恢復正常,也不留下任何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