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要素保經絡通暢身體棒
經絡是人體內一個龐大的交通網,它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陰陽”的巨大作用。這個網絡如果不通的話,機體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只有疏通它,才能告別疾病,并且找到頭涼、腳熱、氣足、血暢、便通的健康感覺。
但凡在北京生活過的人,無論開車的還是坐車的,都領教過北京交通擁堵,寸步難行的苦惱。人體就是這樣一個擁堵的“城市”,經絡就像這個城市中的交通網。它縱橫交錯,遍布全身,起到聯系臟腑、溝通內外氣血運行、滋養全身、抗御病邪等作用。一旦某處經絡不通,就如交通擁堵、水管堵塞一樣,招致諸多麻煩。那么,如何知道機體經絡是否通暢呢?這里有五個重要的參考指標,那就是頭涼、腳熱、氣足、血暢、便通。
①頭涼
老人常說“頭涼體自健,足暖身自安”。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位于人體上端,又是人體暴露于環境中多的部位,按照“熱上浮、冷下沉”的規律,頭部的特點是比較容易發熱。然而頭部確實是人體怕熱的臟器,比如高熱時,頭部熱,大腦失常,就開始神志不清、說胡話,如果高熱不退,大腦很可能被“燒壞”,再也不能恢復正常的思維。
正常情況下,大腦是如何保持冷靜呢?這就必須靠人體下身的陰氣來降火,保持頭部清涼;而如果人體上下經絡不通的話,陰氣上不來,頭就較熱。因此,如果經常頭腦昏沉,或者感到烘熱,就有可能是人體上下經絡不通。
常見發熱的疾病是“感冒”,其中,“感”是機體生病的過程,“冒”是自愈的過程。“風由頭入”,風邪由頭部進入身體,造成經絡不通,感覺不適,這是“感”。而出汗、發熱、流鼻涕、咳痰等癥狀是機體康復的“自救行為”,這是“冒”。“冒”出來以后“感”才可以愈,不讓它們“冒”出來,身體就會積攢能量再次向外驅趕病邪,這就是經常性“感冒”的真實原因。所以我們平常悶被子、喝姜湯、刮痧就是疏通經絡,驅使邪氣往外“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