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按:長壽是每個人的愿望,尤其是在年人,長壽更是他們的目標,但是,想要長壽要有合理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心理平衡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下面就來和編一起盤點老年人長壽秘訣。
五把金鑰匙打開老人長壽大門
長壽金鑰匙———樂觀,生活有目標
“人要想健康活到100歲,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其中,心理平衡的作用超過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總和,誰能保持心態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體健康的金鑰匙。
洪昭光表示,一項在世界三大長壽地區進行的調查,以及上海、北京市長壽老人的調查都得出同樣的啟示:要健身,先健心。有了心理健康,才能生理健康。各國長壽地區的人種、氣候、食物、生活習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反,如有的老人嗜煙酒,有的老人喜吃肥肉,但有一點卻中外都相同,那就是長壽者都心胸寬闊,樂觀開朗,心地善良、隨和。沒有一位老人心胸狹窄,鼠肚雞腸,這樣的人活不到100歲。
幾位諾貝爾獎得主也強調,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一是要樂觀。美國婦女健康研究(WHI)調查了10萬名婦女,樂觀者在該研究的前8年死亡的危險比悲觀者小14%。研究者希拉里?廷德爾博士指出:“樂觀是重要的保護傘,這種人有強大的社會網絡并能很好地處理壓力。”二是有目標。美國拉什大學醫學中心一項涉及1200多位老人的新研究發現,無論是遠大目標,還是旅游或讀書等近期目標,只要生活擁有目標,生存優勢就更大。研究中,生活有明確目標及計劃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老人降低一半。
第二把鑰匙———堅持步行“三五七”
世界心臟病專家、紐約哥倫比亞醫學院OZ博士表示,保持年輕的好方法是散步。如果5分鐘走不了1/4英里(約400米),那么在3年內死亡的幾率會驟增。可能的話,盡量與配偶一道散步,有助增加說話機會;一起打網球還能建立親密關系。但這并非鍛煉的全部好處。更重要的是:生命在于運動,夫妻多活動,雙方更能延年益壽。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指出,步行是世界上好的運動。不僅可以減少糖尿病的發病率,還能降低高血脂,使動脈硬化變軟,讓人腦子更清楚,防止老年癡呆。那么,怎么步行好呢?洪昭光表示,掌握好3個字即可:三、五、七。“三”指好每天步行約3公里,時間在30分鐘以上;“五”指每周運動5次左右,只有有規律的健身運動才能有效;“七”指有氧運動強度以“運動后心率+年齡=170左右”為宜。這相當于一般人中等強度的運動。比如說50歲的人,運動后心率達到120次/分鐘,50+120=170。如果身體素質好,有運動基礎,則可以多一些,達到190左右;身體差可以少一些,年齡加心率達到150左右即可。總之,步行運動要量力而行,否則會產生無氧代謝,導致不良影響或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