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經百脈相通穴——肚臍區
肚臍名為神闕穴,又名氣舍,是真氣居處的宅室,具有培元固本、安神定志、舒肝利膽、益肺固腎、通利三焦、調暢經絡之作用。神闕穴是胎兒生前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它內聯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宮、皮筋,因而歷來被醫家視為治病要穴。每一個人都應該注意臍部的保暖,現在很多年輕女性喜穿露臍裝,雖漂亮一時,但久而久之,不僅會影響經期,還容易導致痛經,并影響子宮的結構功能。?
肚臍的保健方法:
1.揉按肚臍:
每天早上起床前、晚上睡覺時,排空大小便,去衣袒腹,天冷時可蓋上被子,全身放松,仰臥床上,兩手掌重疊放在肚臍上,先逆時針方向旋轉108圈,然后再順時針方向旋轉108圈。經常堅持揉按肚臍,可以健腦、補腎、幫助消化、安神降氣、利大小便,加強臟器的新陳代謝,使人體氣血旺盛,對五臟六腑的功能有促進和調整作用。
2.艾灸肚臍:
將艾條一端點燃,在距離肚臍上3~4厘米左右的高度進行熏烤,施灸部位呈現溫熱舒適感時,固定不動,連續灸20~30分鐘,以局部出現溫熱潮紅為度。不論何種慢性病,多宜灸此,以助元氣,從而達到抗病強身保健的作用。
3.肚臍拔罐:
選大號火罐一個,應用閃火法,將火罐拔在肚臍上,15~20分鐘取罐。肚臍拔罐可治療哮喘、痢疾、久瀉、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
肚臍再配以足三里、膻中、大椎拔罐,每天或隔天一次,每次20分鐘,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增加食欲,消除疲勞。
4.氣聚肚臍:
站、坐、臥均可,全身放松,雙手掌重疊覆蓋于肚臍之上,用腹式呼吸法,鼻吸氣時腹部慢慢鼓起,意想自然界高能物質,進入肚臍,聚集在此處;口呼氣時腹部下陷,意想高能物質向全身擴散。一呼一吸為一次,習練24次。長期堅持習練,可溫陽補虛,還陽和中,消食導滯,對陰陽兩虛,體弱無力,氣短神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