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視野 吃的太飽可誘發腦梗死
近天氣轉暖,張老漢早晨5時多出去鍛煉身體,回到家后感覺非常餓,正好老伴剛把飯做好,他就狼吞虎咽地飽餐了一頓。可是沒過10分鐘,他就出現了右側肢體無力,無法說話。家人急忙將他送到醫院,經磁共振成像檢查發現他的大腦中出現了多處梗死,呈串珠樣,醫學上稱為分水嶺梗死。
分水嶺是地質學上的名詞,指的是兩條供水水系間的供水相對缺乏區域。分水嶺梗死指的是兩條或兩條以上腦血管供血系統的交叉區域。由于這一區域的供血單一,側支循環不豐富,因此一旦某一供血系統發生病變,該區易發生腦梗死,這種梗死稱為分水嶺梗死。
凡是造成體循環低血壓和血容量減少的因素,都容易引起分水嶺梗死。冬天醫院門診腦梗死的病人持續增多,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由于生活方式不正確造成的。由于吃得太飽,胃腸需要更多的動力去消化食物,這時候需要更多的血液積聚到胃腸道,就會造成回心血量減少,此時會出現血壓降低、腦灌注不足,這時候大腦就會缺血、缺氧。如果病人本身就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就很容易誘發腦梗死。
當然,有些人在飽食后雖然也會出現腦梗死,但是僅表現為短暫的失語、一過性眩暈、睡眠增多等不太明顯的癥狀,經過休息很快就會緩解,于是很多人并沒有放在心上。其實這潛藏著巨大的風險,好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以免貽誤治療時機,留下終身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