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運六氣闡述炙甘草湯治療太陽心病的經驗
醫易同源,醫學經典《黃帝內經》特別強調的是“法于陰陽,和于術數”(《素問·上古天真論》)。歷代醫家用智慧不斷開啟創新醫易理論,促進和推動中醫學的發展。漢代醫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的開篇《傷寒例》談論陰陽時以冬至夏至陰陽爻升降為準則,用的就是后天八卦圖。孫思邈對醫者更是明確指出“《周易》六壬,并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備急千金要方·論大醫習業》)。“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從天人相應“人肖天地”理論思想出發,援引易學太極、兩儀、四象、八卦而論水火土。
心為盛陽之臟,太陽為心君所主,心居膈上胸中,故太陽以心胸為里。又傷于寒者,必傷于心,故傷寒多心病。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寒淫所勝”“病本于心”。
心主干夏,為陽中之太陽。《靈樞·陰舊系日月篇》說:“心為陽中之太陽。”王冰在《素問·六節藏象論》中注:“心主干夏,氣合太陽,以太陽居夏火之中,故日陽中之太陽。”張景岳在《類經》中注:“心為火,以陽臟而通于夏氣,故為陽中之太陽。”所以,從生理上來說,太陽應于夏,陽氣旺。太陽為心陽功能的標志。
心部于表,主表部之盛陽。《素問·刺禁論》說:“心部于表。”即心主表部之盛陽,表部以心為主導,羅東逸在《內經博議·太陽經絡及膀胱病論》中說:“其氣浮而充滿與衛氣俱。經云:陽因而上,衛外者也。唯其衛外,故主一身之充膚澤毛。凡為外之衛者,皆太陽也。”
三陽(太陽)為生人之大主。羅東逸在《內經博議》中說:“太陽為諸陽之首,即君火之陽也。”又說:“陽者,人之生氣也,生氣莫盛于三陽(太陽)。三陽為生人之大主,其氣能貫臟腑,而主十二經,故三陽為經。所謂經者,大經大本也。”
邪實于表,寒邪傷人陽氣。太陽為盛陽之地,太陽的生理功能是司人一身之陽氣,護衛于外。寒邪傷人陽氣。“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寒氣(從本),乃非時之氣,其病重:夏天感受寒氣乃非時之氣,寒水所傷重的就是太陽發心病。寒水克心火,故寒氣首傷太陽心火。《說卦傳》中說:“坎為水(寒水)……為心病。”這說明太陽寒水所為的病多是心病。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日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本方所主癥候:心中悸動不安,脈結代,伴乏力神疲、頭暈、畏寒、面色萎黃等,標示心陰陽氣血皆虛。
炙甘草湯,以炙甘草為君藥,大補中氣;人參、大棗補中滋化氣血之源:桂枝、生姜宣通心陽:生地、麥冬、阿膠、麻仁養心陰,補心血,充血脈:方用清酒,振奮陽氣,溫通血脈。炙甘草湯是《傷寒論》中的名方,是治療太陽傷寒脈結代——心病的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