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口味清一點:盡量少點過分香、鮮、辣的菜肴。菜肴中的鹽和味精盡量少些。有些人的舌頭味蕾被各種調味料麻痹了,覺得清淡的菜肴沒有滋味。其實,食物原料各有其味,淡中有大味。只會靠加味精和鮮味調料吊鮮味的廚師,是劣等廚師。其實,要想菜的口味變濃很容易,只要加入鮮味劑、甜味劑、酸味劑和其他各種調味料就可以了,可是要做到淡而有味就難上加難了。
4、素菜多一點:現在大部分人點菜的比例是葷多素少,酒多飯少,油多湯少。這么吃的結果是,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高。根據膳食平衡原則,蔬菜、豆類制品要占總菜量的一半以上。少吃用油煎、炸的菜肴和點心。
5、品種雜一點:一是分散風險,二是均衡營養。
6、總量少一點:少吃長壽,少吃安全。什么菜都吃一點,什么菜都少一點,不要因為喜好某樣菜而偏食多吃。許多風險都是偏食某種食物造成的。萬一吃到一種有毒的菜,吃的量少,毒性就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如何安全食用水產品
有業內人士透露,蟹塘里養殖的螃蟹可能存在濫用藥物的問題。蟹塘里并非活水,螃蟹產生的排泄物及腐爛的飼料會令水體渾濁,細菌滋生,難免要使用大量消毒劑及土霉素等抗生素。為增加產量,一些蟹塘盲目提高放養密度。不大的水塘里生長了過多螃蟹,水里的天然餌料不夠,養殖戶要添加人工餌料促進螃蟹生長。同時,為了降低死亡率,生長季節每半個月要加喂1次含抗生素的藥餌。
像大閘蟹一樣,很多淡水產品是人工養殖的。有些養殖的水塘污染嚴重,還用魚飼料和漁藥,不安全因素太多了。相比之下,海產品生長在天然的海水里,是不是比淡水產品更安全呢?實際上,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回答“是”或者“否”。百姓如何評價水產品的安全性,主要看三個方面:化學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和生物毒素危害。
化學性危害主要指農藥殘留、漁藥殘留、重金屬,以及其他無機和有機化學物質對水產品造成的危害。有關檢測研究表明,目前我國水域的農藥、漁藥殘留污染程度為:養殖水塘>江湖>近海>遠洋。生物性危害主要是細菌、病毒、寄生蟲帶來的三大危害。淡水產品的生物毒素種類較少,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海產品的生物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