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谷雨”起,各地雨量開始增多,空氣中的濕度也不斷加大專家說,一定濕度的空氣本是正常的,也是正常人所需要的,但是過于潮濕的空氣會讓人體由內到外都有不適反應。中醫學認為,“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共6種外感病邪的統稱)之一,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成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體導致各種疾病。
一些脾胃虛弱、陽氣不足的人容易受濕氣侵犯。濕氣會犯脾胃,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還會腹瀉。
養生專家提醒說,公眾做到以下5點可減少濕氣侵入人體導致的不適。
一是不要久居潮濕之地,盡量不要到外面潮濕的地方勞作;
二是濕氣大、陰雨天時不要常開窗,但好仍進行通風;
三是不要穿不干的衣服;
四是潮濕往往與“寒”一起來,要注意保暖,不要著涼,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多吃健脾胃、去濕食物,適當溫補,讓濕氣隨大小便外排;
五是天氣好時要多外出曬太陽,適當運動。
這個季節在飲食上要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適宜多吃具有祛風濕、舒筋骨、溫補氣血功效以及具有滋陰養胃、降壓降脂、抗菌消炎、清熱解毒、養血潤燥功效的食物,如參蒸鱔段、菊花鱔魚、生地鴨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