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按:人們在生活中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尤其是要記得預防疾病的出現,人們需要在日常行為及飲食上注意預防癌癥。那么,堿性食品可以預防癌癥嗎?日常預防癌癥的措施有哪些?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盤點你所不知道的養生常識吧。
堿性食品真的可以抗癌嗎?
專家稱“酸堿體質”是偽科學 食物不能改變體液的酸堿性
一種聲稱“酸性體質”是諸病之源,要想健康就吃“堿性食品”的“酸堿平衡”保健說,使越來越多的人受到影響,競相購買所謂的“平衡食品”。那么——
現在,養生類科普圖書中充斥著一種似是而非的觀點:谷類、肉類、魚和蛋等酸性食物攝入過多,可以導致酸性體質,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病的發生;而蔬菜水果屬于堿性食物,能夠糾正酸性體質,防治慢性疾病。這種理論靠譜嗎?
↓點擊圖片直接進入下一頁↓
“酸性體質”概念站不住腳
在2008年修訂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中國營養學會指出,按照“酸堿平衡論”,如果糾正“酸性體質”就可以預防慢性病,那么每天服用小蘇打(碳酸氫鈉)不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顯然,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科學松鼠會成員云無心表示:“酸性體質”這一概念本身就是站不住腳的。“酸性體質”重要理論之一:體液中的pH值好是偏堿性,那樣才是健康的狀態。一旦偏酸,便會導致各種疾病,小到身疲力乏,大至癌癥。也就是說,但凡疾病,在酸性體質論者看來,皆因體液偏酸。“實際上,人體在正常生理狀態下,血液的pH值應精確保持在7.35—7.45之間。一旦低于7.35,就會引起酸中毒,出現頭暈、瞌睡、焦慮,甚至精神錯亂。而如果高于7.45,亦會引起堿中毒,不僅會肌肉痙攣,還會引起心臟問題。但不管是酸中毒還是堿中毒,如不能及時診治,都有生命危險”。
在醫學臨床中,很多酸中毒情況表明,不是酸中毒致病,而是因為生病或服用了某些藥物,才出現酸中毒的現象。就曾有醫學報導稱有淋巴瘤患者發生嚴重的乳酸中毒并發癥。因此,“酸性體質”并不是誘發腫瘤的“惡因”,而是因為腫瘤的生長致使微環境變酸,或者引發了罕見的酸中毒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