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發皮膚病“纏腰龍”
皮膚病專家提醒,帶狀皰疹和人體的免疫力緊密相關,壓力大、心情經常不好的人易被“纏住”。
半數患者早期易誤診
張女士近來經常覺得牙疼,起初她靠吃止疼片硬挺著,可幾天后,牙疼依舊不見好,人也沒精神。張女士只得去醫院口腔科看病,但經檢查,她的牙齒并無大礙。正當她疑惑不解時,她意外地發現自己的臉上發出了一粒粒粟米大小的呈帶狀的皰疹,還非常刺癢。張女士一向沒有過敏史。無奈,她又走進了皮膚科,醫生告訴張女士,她得的是帶狀皰疹。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皮膚科主任李詠梅告訴記者,春季是帶狀皰疹的高發期。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潛伏在脊髓神經節中而引起的皮膚病。由于多發于腰部,在民間素有“纏腰龍”“蛇竄瘡”等俗稱。
帶狀皰疹在早期往往容易迷惑患者。李詠梅說,大約有半數患者在來皮膚科之前會先誤看其他科。這是因為皮膚在出現丘疹、水皰之前會先發生前驅癥狀,少部分患者會出現低熱、渾身乏力、食欲不振,大部分則會感到局部外周神經的疼痛,疼痛發生的部位不同,就易被當作相應部位的疾病,比如當疼痛發生在牙齒或耳周圍時就容易被當作牙病或腮腺炎,表現為胸痛時容易被當作心絞痛,腰部的帶狀皰疹則很容易被視為腰椎疾病。
疼痛出現幾天后,這一神經分布區域的皮膚表面就會出現簇集成群的粟米大小的丘疹、水皰并呈帶狀分布。
人體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現皰疹,一般以軀干胸肋、腰背及頭面部常見。皰疹往往會沿某一周圍神經分布,并排列成帶狀,發生于身體一側,因而被稱為帶狀皰疹。發作時不僅灼熱瘙癢,還可伴有神經痛,患者往往非常難受,甚至會影響睡眠。皰疹結痂后,部分患者的疼痛還會延續,影響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