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運動就能降糖
運動療法是治療糖尿病的“五駕馬車”之一。目前的指南建議糖友每天堅持至少30分鐘的有氧運動,這給那些無法完成這一目標的糖友不小的壓力。不過,一項來自英國新的研究表明,其實糖友只要抽空進行鍛煉,就能“化零為整”,達到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幫助降低血糖的目的。
研究負責人、威斯敏斯特大學理查德·麥肯齊博士設置一個類似高原地區的低氧環境,讓8名2型糖尿病患者先后完成“60分鐘內持續運動”、“間斷性運動”,以及在正常氧供環境里的間斷性運動。結果發現,這三種方式都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其中,在適度的缺氧條件下運動效果更佳。雖然不同運動方式的效果有些差別,但糖友只要運動就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手腳力量竟然事關癡呆
美國波士頓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對2400多人的走路速度、手部握力及認知功能進行了測試。這些人的平均年齡為62歲,研究人員還掃描了他們的腦部結構。這項研究持續11年之久。研究期間,共有34人患了癡呆癥,70人出現了中風。研究人員發現,中年走路速度較慢者未來較易患癡呆癥,患癡呆癥的風險要比走路較快者高1.5倍。另外,手部握力較強者65歲后較不會患中風或出現短暫性腦缺血,患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的風險會下降42%。
研究人員還發現,走路速度較慢者的大腦體積較小,在記憶力、語言能力、決策能力測試上表現較差。而手部握力較強者,其大腦體積較大,認知測試成績則較好。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發現在評估病人患病風險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