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兩用馬齒筧
馬齒筧,又名長壽菜、馬踏菜,為馬齒筧科草本植物馬齒莧的莖葉,我同大部分地區均有公布,馬齒莧營養豐富,據測定,每百克馬齒筧含蛋白質6g.糖6g,脂肪1g,粗纖維2g,鈣155mg,鐵4mg,磷75mg,胡蘿卜素45mg,此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如B1、B2、B6。及尼克酸等。
馬齒莧味道鮮美,可制作多種佳肴,如涼拌馬齒筧、馬齒筧西紅柿湯、馬齒莧鯽魚湯、馬齒莧炒肉片等。除供食用外,馬齒莧入藥亦堪稱上品。《本革綱目》言其“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后虛汗”。《滇南本草》言其“益氣,清暑熱。寬中下氣,潤腸,消積滯,殺蟲,療瘡,紅腫疼痛”,《生草藥性備要》言其“治紅痢癥,清熱毒”。中醫認為,馬齒莧性昧酸寒,入大腸、肝、脾經,有清熱解毒,消癰利尿之功,適用于濕熱或熱毒痢疾,疔瘡癰腫,泌尿系感染等。馬齒筧性寒滑利,善解血分及大腸熱毒,為中醫臨床治痢常用品。
藥理研究表明,馬齒莧有抗菌作用,對志賀氏、宋內氏、斯氏及費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對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這與中醫治痢不謀而和,因而有“痢疾克星”之稱。 馬齒莧對糖尿病也有明顯療效。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馬齒莧中含有高濃度的去甲腎上腺素和二羥基苯乙胺(去甲腎上腺素的前體),動物實驗證實,其能夠延長糖尿病鼠、兔的壽命。研究證實,馬齒莧中的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胰腺分泌胰島素,調整體內糖代謝過程,從而達到降低血糖濃度的效果。
馬齒莧對心血管也有保護作用。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地中海的居民由于經常食用馬齒莧,心臟病和癌癥的發病率明顯低于其他地區,經常把馬齒莧調和在色拉油中食用的法國人,心臟病的發病率也很低。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馬齒莧含有ω-3脂肪酸,可使血管內細胞合成的抗炎物——前列腺素增多,血栓素A2也增加。前列腺素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劑,有較強的擴張血管活性;血栓素A2是血小板聚集劑和收縮劑。經常食用馬齒莧,能降低血脂,保護心血管。夏日來臨,日常餐桌上不妨來點馬齒筧,既能清熱解毒,防治痢疾,癤癰,又能降糖降脂,保護心血管。現介紹幾則藥膳食療方,供選用。
1、長命包子:面粉適量,馬齒莧、雛柴各等量,雞蛋及調料少許。將馬齒莧、韭菜分開洗凈,陰十2小時,切砰;雞蛋炒熟研碎,與馬齒莧、韭菜及精鹽,醬油、豬油、味精、蔥、姜拌餡;而粉揉成面團,做成面皮,納餡做成包子,蒸熟服食,每日l劑。可活血散結,適用于高血壓、冠心病。
2、黃花菜馬齒筧粥:黃花菜、馬齒莧各30g,苡仁20g。將黃花萊發水,洗凈;嶼齒莧洗凈。苡仁擇凈,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黃花菜、馬齒莧,煮至粥成即可,每日l劑。可清肝瀉熱,適用于肝經郁熱所致的不射精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