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睡眠時間才算科學-中醫認為,子時(23:00-1:00),膽經當令,《黃帝內經》里,“凡是十一藏取決于膽”講的就是人體內有11個臟器都依賴膽經的功能支持,在此時段要有足夠優質的睡眠確保膽經獲得充足的能量。
午時(11:00-13:00),心經當令,飯后宜睡半小時,不要過多。
專家建議盡量在晚上11點前進入睡眠狀態,在21:00-23:00間對頭腦進行穴位按摩,能舒緩一天的壓力與疲勞,使人快速入眠。
在午休前,對眼部進行穴位按摩,能舒緩眼部疲勞,同時對太陽穴按摩放松減壓,改變午后哈欠連天的窘境。
除了高效優質的睡眠,流通的空氣和充足的陽光有利于大腦“充氧”,每天定時開窗通風,積極參加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會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大腦的血液供給。
飲食方面,切忌暴飲暴食,多吃清淡一些的食物,少吃油膩、辛辣等食品。在精神方面,多聽聽舒緩的音樂,多聊天釋放壓力,多參加一些娛樂活動,保持心情舒暢。
春困季節,人體的抵抗力減弱,又因早晚的溫差大,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會乘虛而入,在此,倍輕松還提醒人們要多注意天氣變化,早晚多加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