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危險因子包括吸煙、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及肥胖等可以導致冠狀動脈內皮損傷,血液中的脂質顆粒容易聚集于這些損傷部位,先形成脂肪沉積,繼而形成粥樣斑塊,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管腔狹窄或者閉塞,導致心肌缺血或梗死的一種心臟病,我們稱之為冠心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的臨床表現,主要取決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管腔狹窄及心肌缺血程度。
1.一般來說,單純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不會引起臨床癥狀。
2.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繼續發展,斑塊逐步增大向血管腔內隆起,管腔逐漸變窄,管徑狹窄。若管徑狹窄大于50%,則冠心病診斷成立。
3.若管徑狹窄達75%以上,則可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二者的關系簡言之:各種危險因素→冠脈內皮損傷→脂質沉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管腔狹窄→管腔狹窄加重(>50%)→冠心病。
值得一提的是,少數年輕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雖不嚴重,甚至沒有發生粥樣硬化,也可以因冠狀動脈痙攣而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