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鹿茸解胃寒
我曾經長期在山區工作,山高水冷,常常下鄉,涉溪水,鉆山溝,生活沒有規律,冬天怕冷,身體很瘦弱,患有胃病(主要是胃痛)十多年。1978年秋,經中醫診斷為胃寒,在醫師的指導下,連續5年冬天(即立春前半個月內),每天早晨用雞湯或瘦肉湯,蒸吃一塊加工好的鹿茸。加工鹿茸的方法是:50克鹿茸粉,1 50克純糯米釀酒,50克冰糖,一同放入瓷碗內,隔水蒸熟,冷卻后,分成1 5塊,每日早晨蒸吃1塊。我在服鹿茸期間,忌食蘿卜和生冷食物,并戒掉吸煙,限制飲酒。經過5年冬天服鹿茸后,胃病就痊愈了。
胃寒(癥)是以胃脘疼痛、遇冷加重、得溫減輕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證候,此癥多因胃陽不足或寒邪凝滯胃中所導致。胃寒見于多種病癥中,常見的有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溫胃散寒是中醫治療胃寒的主要方法之一。
鹿茸是名貴滋補品,其味甘咸,性溫,能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鹿茸本身不直接治療胃寒,但胃寒往往與“虛”和“寒”有關,胃中寒凝滯久,易致陽氣不足。而鹿茸能“補火助陽”,為強壯、抗疲勞、抗寒之要藥,它通過溫補腎陽能振奮全身陽氣或氣血流暢,有助驅除胃中寒氣,從而起到溫胃的作用。加之糯米酒(即江米酒,俗稱“醪糟”)能溫胃祛寒,補氣養血,且易于消化。糯米酒合蒸鹿茸粉食用,治療治療胃寒癥能起到較好效果,特別適用于全身虛弱、久病易疲勞之胃寒病人。老人胃寒者,也可用鹿茸粉1克與1個雞蛋調合均勻,蒸熟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