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警示和保健誤區
從保健角度來講,人體主要器官的脆弱面有以下幾個方面:心臟怕生氣,大腦怕應激,血管怕栓堵,胃腸怕痙攣,四肢怕疲乏,呼吸怕堵塞。另外,還應注意一些心血管疾病的警示信號:不明原因的心律快而齊(安靜狀態下,心率》80次/分鐘),血壓波動增大,血壓晝夜模式改變(即晚上血壓突高,發生暈厥或一過性意識喪失),還有雙下肢水腫,心臟驟停等。
心血管疾病的誤區 ①理念誤區:有些人認為“健康就是沒有疾病”,這是不對的。有些人認為“人命天定,保健是醫生的事”,這種看法也是不正確的。還有人認為“能吃能喝能睡就是健康”,這種觀點也不完全正確。醫生認為,心血管保健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主要依靠自己。②認識誤區:“吃喝在口福,運動鍛煉在興趣和時間”,“小病不去看,久病能成醫”,“身體好壞在遺傳,該吃該喝無所謂”,“年輕人底子好,不怕病,保健是老年人的事”,這些都是不正確的。③習慣誤區:“飯前飯后吸煙,朋友見面遞煙”,“出門就打的,進樓就坐電梯”,“躺著看電視吃零食”,“長時間上網聊天看大片”,“肉頓頓吃,酒頓頓喝,認為是口福”,“白天睡覺、晚上加班”……這些都是不良習慣,應該堅決予以改正。④運動誤區:晨練好還是暮練好?我個人認為,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但是有一點應該做到,主餐以后8~10個小時一定要鍛煉一下,晚上吃得很飽早晨要鍛煉,中午吃得飽晚上要鍛煉。⑤飲食誤區:“想吃的就是身體需要的,無需節制”,想吃就說明身體需要,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即使這樣仍需要節制。以下這些說法都不對:“吃得越精細越好,營養越豐盛越有利于健康,習慣吃的就是好的”,“減少吃飯頓數,少吃植物油就能減肥”,“少喝酒、多喝飲料對身體有好處”等。⑥看病誤區:“沒傷沒病不做體檢,一次體檢正常就可以放開吃放開喝”,“好的保健品可以代替降壓藥”,“猝死雖多,都是命中注定,與吸煙飲酒沒關系”,這樣做的大有人在。⑦消費誤區:有的年輕人認為“吃好的,喝貴的,抽香煙,穿名牌”就等于生活質量高。我認為應該是“吃飯吃素,穿衣穿布,出門走路,心理適度”。⑧時間誤區:“鍛煉雖重要,就是沒時間”實際是為自己找借口。看看八國峰會,布萊爾做操,小布什跑步,普京打拳,您有八國峰會的領導忙嗎?一說到鍛煉就給自己找借口,實際是對自己的健康不重視。⑨心理誤區:尤其是上班族,他們認為“壓力是領導給的,緊張是工作給的,疲勞是任務累的,只能承受,不能去除”。這實際上是一種消極的心理表現。⑩用藥誤區:“是藥三分毒,不能長期用”,如果真是血脂高,血壓高,心臟有病的一定要堅持吃藥。但稍有點病就吃藥也不對,特別是血壓高就吃藥,血壓正常就自行停藥,這是非常危險的。還有人認為“中藥無毒性可以長期用”也是錯誤的。
哪些人容易走進誤區 ①把健康交給別人的人。如做完體檢自己不去拿結果,讓別人代勞;②過度醫療的老人,誤吃誤動.誤看誤查;③過度自信的年輕人;④有家不回的男人。有人開玩笑講“男人有淚不輕彈,男人有苦不愿說,男人有病不去看,男人有家不愿回”;⑤不愛哭的女強人,女人不能太要強,該哭就哭,不能老在丈夫面前當領導;⑥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也容易進入健康誤區:⑦腦力勞動愛面子的人,往往不能及時與人溝通,將身體的不適講出來;⑧長期患病者,自認為久病成醫、自作主張亂吃藥:⑨中小學生年紀小、問題多,容易被忽視。以上這9種人一定要注意,及時從誤區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