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資料為臨床疾病診斷提供了直接可靠的證據。正確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使病灶現身,避免了患者的手術探查之苦。影像學檢查已成為醫生的法寶,頻繁出現在診療過程中。患者卻對其了解甚少往往被各種名目的檢查弄得滿頭霧水,搞不清自己在做什么樣的檢查,檢查的目的是什么。現在,讓專家帶領我們揭開醫學影像學檢查的神秘面紗。
CT增強掃描等放射科檢查預約單上往往寫著;檢查前禁食數小時(不同單位要求禁食的時間不同,通常為禁食4小時)。于是,有一些認真且依從性很強的患者在檢查前一天晚飯后就停止進食進水,檢查當天早晨更是滴水不進,甚至連每日晨起的降壓藥都不吃了。結果,在這些患者中,有的人因檢查時心率過快導致檢查失敗,也有的人注射造影劑后發生皮膚過敏,出蕁麻疹等異常情況。
患者很不解,我是按照要求嚴格禁食的啊,怎么還會出現這么多問題呢?
為什么要禁食
CT造影劑是一種含碘造影劑,通常需要在短時間內大量注入體內,以達到良好的造影效果。在注射過程中,患者會感到周身發熱,一些患者還會有一過性的惡心,甚至嘔吐的反應。為了避免患者的胃內容物誤入氣道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故要求患者在CT增強掃描前禁食。
禁食≠禁水、禁藥
含碘造影劑需要患者在進行CT增強掃描之前“充分水化”,也就是要求患者飲水,因為這樣可以明顯減少造影劑的不良反應,并有利于造影劑盡快排出體外。對于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檢查前的常規降壓藥也是不能省略的,停藥會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不僅會對檢查造成影響,也不利于病情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