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老人如何養生
“春日春風有時好,春日春風有時惡,不得春風花不開,花開又被風吹落。”北宋文學家王安石這樣描述春天,可見春天是一個晝夜溫差懸殊、冷暖無常的季節,同時它也是多種疾病高發的季節。老年人因臟器“老化”,功能減退,適應性差,抵抗力弱,更易發病。因此,專家提醒:鑒于特殊的身體條件,老年人春節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起居有規律。
在春天到來之時,人體陽氣漸趨于表,皮膚舒展,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體各器官負荷加大,而中樞神經系統卻發生一種鎮靜、催眠作用,肢體感覺困倦。這時千萬不可貪圖睡懶覺,它不利于陽氣升發。為了適應這種氣候轉變,在起居上應早睡早起,經常到室外。林陰小道。樹林中去散步,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春天氣候多變,時寒時暖,同時人體皮表疏松,對外邪抵抗能力減弱,所以春天到來之時不要一下子就脫去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體質虛弱者。
二要養精蓄銳。
人的精神活動必須順應氣候的變化。人體受季節影響大的時候是過渡季節,尤其是冬春之交的春天。有些人對春天氣候的變化無法適應,易引發精神病?,F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郁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應注意情志養生。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以使肝氣順達,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陽春三月是萬物始生的季節,此時要力戒動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寬闊,豁達樂觀;身體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