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按摩原理
中醫認為,足底反射區的分布是將人體整體縮小投影,反射到足部,是局部反映整體的一種表現。當人體臟腑、器官發生病理改變的時候,會在雙足對應的反射區產生壓痛,那么這個部位即為病理反射區,在治療的時候就以這些反射區作為重點。在進行足底按摩的時候,可以用拇指的羅紋面、食指和中指的指間關節對反射區進行按揉點壓,也可以使用一些光滑的塑料棒刺激反射區。足底按摩一般以壓痛反應比較強的部位為治療重點,按照先左足后右足,先主要區域,再次要區域的順序進行治療。
人的腳上有六十多個反射點,與人體的主要臟器相對應。按摩力道并非越大越好,有些人誤以為越痛越有效而強忍著,反會導致足部損傷。受過專業訓練的按摩師推拿手法得當,就可以取得應有的效果。反之,則會帶來許多弊端。
足底按摩注意事項
足底按摩前雙腳用熱水浸泡15分鐘,或用熱毛巾擦洗可增加療效。
女性患者,在月經期間,不能刺激性腺反射區。
出血傾向或有血液病的患者,在進行足底按摩治療的時候,可能導致局部組織內出血。
進行足底按摩的時候應避開骨骼突起處及皮下組織較少的反射區,以免擠傷骨膜,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按摩后半小時內患者應飲用溫開水300~500毫升。
長期接受足底按摩的患者,雙腳常出現痛覺遲鈍現象。用鹽水浸泡雙腳半小時,可使痛覺敏感度增強,治療效果可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