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按:紅細胞與白細胞是我們日常關心的兩大話題,有些時候人們會查到紅細胞偏高,或者白細胞低。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貧血征兆嗎?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關于紅、白細胞相關知識,告訴大家白細胞低的原因,并且推薦一些補血方法。
貧血時紅細胞減少 專家解讀紅白細胞相關知識
白細胞是一個很大眾化的話題,因為到醫院看病經常會做化驗檢查,而常做的是血常規檢查,血常規檢查中用途多的就是白細胞計數和分類。因此公眾有必要對其進行初步的了解,儲備相關的基礎知識。
白細胞(WBC)俗稱白血球,是人體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類血細胞。白細胞在人體中擔負許多重任,它具有各噬異物并產生抗體的作用,抗御病原體入侵的能力,則疾病的免疫抵抗力等。人身體有不適時,經常會通過白細胞數量的顯著變化而表現出來。因此到醫院看病時很多情況下需要化驗血常規,現在醫院血常規化驗多采用儀器,常有20多想指標,在很多時候醫師往往首先關注的是白細胞是否改變。白細胞是一種非常特殊且重要的細胞,因此了解其相關的知識非常重要。
說到白細胞的變化首先是數量的變化。正常人白細胞總數在(4.0~10.0)×l0^9/L,也就是人們口頭所說的每立方毫米4000~1萬。其實在這個數值上下0.5×l0^9/L,也可考慮大致正常,這與個體差異有關。成年男女一般都在這個范圍內,且性別之間沒有太大不同,但是兒童和嬰幼兒則完全不同。新生兒出生時白細胞數量可達到(15~20)×l0^9/L,任隨后的一周中可降至15×l0^9/L左右,在2歲以內可達到(10~12)×l0^9/L,在5歲以下兒童也往往高于成人水平,平均值在8×l0^9/L左右,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接近成人水平。
白細胞還可以分為五種類型,使用儀器或人工方法對這五類細胞分別計數,被稱為白細胞分類計數。這五類白細胞中嗜中性粒細胸占50%~70%,淋巴細胞占20%~40%,單核細胞占3%一8%,嗜酸性粒細胞占1%~5%,嗜堿性粒細胞不超過1%。有關白細胞分類檢查的相關內容將在后續的文章中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