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鑒別腫瘤良,惡性的理論基礎
PEI-CT利用正電子核素標記葡萄糖等人體代謝物作為顯像劑,通過病灶對顯像劑的攝取來反映其代謝變化,從而為臨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謝信息。
目前常用的顯像劑是18^FDG(18氟標記 脫氧葡萄糖),它可以與葡萄糖競爭同一個轉運系統,但是與葡萄糖不同的是它進入細胞內,在細胞質中被磷酸化為6-磷酸一氟脫氧葡萄糖后就不再進一步參與代謝,從而積聚在細胞中顯影。而大量的實驗和臨床資料均證實,葡萄糖攝取增加是惡性腫瘤重要的代謝變化之一。這是由于惡性腫瘤細胞內葡萄糖轉移蛋白與己糖激酶的過度表達而葡萄糖-6磷酸酶含量低以致糖代謝水平顯著高于正常細胞。且大量證據提示腫瘤攝取FDG與細胞代謝狀態和細胞增埴水平正相關,這也成為PET-CT鑒別腫瘤良、惡性及提供惡性腫瘤程度信息的理論基礎。
PEI-CT在各腫瘤專科的應用
前已述及,PEI-CT已廣泛應用于腫瘤術前診斷,個體化治療方案制定,療效,復發和轉移監測等多個方面。下面就PEI-CT在各腫瘤專科術前診斷開展討論,但由于篇幅有限,僅舉具有代表性的個別實例說明:
頭頸部腫瘤
頭頸部解剖復雜,血管豐富,各類器官密集,傳統形態學影像診斷措施往往難以明確病灶性質和部位。而以色列科學家進行的一項回顧性研究提示,PET-CT診斷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的準確率【準確率(%)=(真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陰性例數)】、敏感性【敏感性(%)=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和特異性[特異性(%)=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分別是88%、100% 和77%,優于單純CT或PET。
胸部腫瘤
例如 孤立性肺結節的良、惡性鑒別一直是公認的診斷難題,而PEI-CT顯像能靈敏、準確地診斷惡性孤立性肺結節,敏感性和特異性達到91%(87%—93%)和83%(78%~87%),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