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忌“酸辣生冷”
春天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
宜選用甘辛、性溫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膩、生冷、酸澀、粘硬和大辛大熱之品,防止助熱生火。春季飲食宜甘甜少酸。
春天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增加,應多吃升發又富有營養之食品,如:黃豆芽、綠豆芽、豆腐、豆豉、大麥、小麥、大棗、瘦肉、魚類、蛋類、花生、芝麻、柑桔、香蕉、蜂蜜、姜、蔥、蒜之類;
由于冬季新鮮蔬菜較少,攝入維生素不足,聚積一冬的內熱要散發出去,所以還要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如:春筍、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薺菜、馬蘭菜、枸杞頭、香椿頭等,可起到清熱瀉火、涼血明目、消腫利尿、增進食欲等作用。
對于體質過敏,易患花粉過敏、蕁麻疹、皮膚病等患者,應禁食含有異性蛋白等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豬頭、雞頭、海腥魚、蛾、蟹之類。
此外,在飲食方面還應注意少吃辛辣,多食青菜、水果等清涼滋潤的食物,以抵消體內外的不平衡。如:煮橘子皮當水喝,可以化痰止渴,理氣和胃;用茅根和蘆根泡水,或用鴨梨、荸薺去皮煎水喝,可以清熱潤肺;多吃蘿卜可以理氣、化痰、和胃。
六、忌“肝氣郁滯不暢”
春天,大自然生機勃勃,萬象更新,萬物始生,在調養精神方面,也應順從自然,重點放在一個“生”字上。在春天里,人的意志當順應生發之氣,此時要力戒動怒,更不要情緒抑郁,思想上要豁達開朗,心胸寬闊,身體要放松,要舒坦自然,使情志“生”發出來。
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郁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應注意調養精神、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以使肝氣順達,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