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津液根清熱
李與桃常相提并論,“艷如桃李”是說人之貌美的,“李紅桃白”是說景之宜人的,“李代桃僵”是褒獎患難與共風格的,“桃李滿天下”是歌頌教書育人功勞的。李子是誘人的時鮮水果,除鮮食外,還可作為果脯、果干、果醬、蜜餞、罐頭。其營養豐富,每千克含蛋白質4.8克、脂肪6.6克、糖124.4克、纖維素10.4克,它如胡蘿卜素、硫胺素、尼克酸、抗壞血酸也含量頗豐,還含有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鮮食治病有清肝滌熱、利水生津之功,可治療虛勞骨蒸、消渴、腹水等病。但“多食生痰”、“損傷脾胃”、“令人虛”,這是古人從許多教訓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故“不可多食”。其根能清熱解毒,常作為消渴、淋病、痢疾、丹毒、牙痛的治療藥物。其葉、仁、膠也各有其用,或善小兒科,治壯熱、驚癰、水腫、金瘡;或長老年病,以散瘀、利水、潤腸、鎮咳;或各科雜使,透發痘疹、消翳定痛。
★杏防癌變仁祛痰
一代名相王安石極贊杏之嬌媚,有《北陂杏花》詩一首為證,詩曰:“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除作為傳統藥物應用外,杏子的防癌、益壽作用近年來被提得更響。美國科學家從苦杏仁中提取出具有抗癌作用的維生素B17(苦杏仁苷),并由此引起了轟動效應。據說長壽的高加索、斐濟、芬乍等地區都有以杏為食的習慣,人壽百歲而不天者大有人在。以杏為藥,首推其子杏仁,為祛痰、止咳、平喘、潤腸之圣藥。若與枳殼結成藥對巧妙調劑,對久咳、頑咳有奇效。苦杏仁有毒,主要成分為苯甲醛和氫氰酸,食用過量會出現呼吸困難、抽搐、昏迷、瞳孔放大、心跳加快、四肢冰冷等中毒癥狀,也有因此送命者。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運用,千萬不可妄食。杏子、杏葉、杏樹皮、杏樹根治病療疾之功在藥典都有記載,難怪人說“杏樹身上無廢物”。
杏林今古
杏與中醫結緣深,以致于成為中醫的招牌、中醫的驕傲、中醫高尚醫德的具體體現。相傳三國時期名醫董奉無私為人療疾.病人為了感謝他,就在他住的房子周圍種杏樹,數年之后蔚然成林。
其德其行,感天動地。為了永遠銘記他的貢獻,人們就把醫界稱為“杏林”、藥店稱為“杏林堂”,并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贊頌有董奉精神的后來者。這才是:董奉雖已去,“依然十里杏花紅”;代有名醫出,“紅杏枝頭春意鬧”。2009年8月,江西九江市的有識之士在廬山的含鄱口為董奉建苑塑身,把董奉與中醫藥文化的研究聯系得更緊密了。中華中醫藥學會和九江市政府還專門開辟了“杏林中醫藥文化論壇”,計劃每年都要舉行紀念和學術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