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挑逗的危機感
金融危機,表面看來對中國沖擊比較小,因為大多數中國人錢存在銀行,尤其是年紀大的人。他們的心態好嗎?我們的調查顯示,因為金融危機、通貨膨脹感到非常焦慮的人,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18—25歲的人只有13%,45歲以上的人群達35%。中國老百姓近幾百年都處于貧困當中,潛意識中充滿不安全感。經濟形勢大好時還買股票,一旦危機出現,潛藏的憂慮感迅速被喚醒,立刻像烏龜一樣把頭縮了進去。即使他們清楚,如此高通脹下,把錢存在銀行其實就意味著貶值。
受經濟形勢影響,壓力更大的可能是趕上高房價、高通脹的80后,尤其是“月光族”們。
29歲的糖糖,看起來不過20出頭。從小被寵愛的她,至今過年還收著爸媽和奶奶給的壓歲錢,老公也經常給她零花錢。她就是傳說中的“白領”——工資全部白領;“Buy金女”——衣服、包包、化妝品、美食、電影、旅游,還有永遠新款的手機和電子數碼產品,心情不爽時尤其沖動消費,“負翁”——信用卡她永遠只還低還款額,付著循環利息。她和老公工作穩定,但是“當不起房奴”,只好咬牙跟婆婆住在郊區。至于要不要孩子、明天怎么辦,她根本沒敢想,“走一步算一步吧”。
“我第一次感受到月光的無奈,這個月工資還沒有發,卻面臨來不及還房貸的場面,心中有一絲驚慌——這是我從沒有遇過的情景,一向負擔家中主要開銷的老公公司經濟狀況出了問題。我想要一份有保障的生活,可是既不會經商,又不會兼職,怎么辦?”同是月光族的小萌突然意識到,自己一直在為自己的生活方式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