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患乳糜瀉的警示癥狀
乳糜瀉可能開始于童年期,甚至是嬰兒期,當父母開始加入含谷蛋白的食物時,都可能引發乳糜瀉。癥狀包括嘔吐、腹脹、腹痛、腹瀉和煩躁。這種疾病會導致成長緩慢,甚至是無法茁壯成長。乳糜瀉兒童的牙齒存在凹槽、變色、或牙齒發育不良。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乳糜瀉的兒童應進行篩查。
引發乳糜瀉的食品
小麥是西方文化中的主食,因此很多常見食物都含有足以加重乳糜瀉的谷蛋白——包括面包、餅干、松餅、意粉、披薩、蛋糕和餡餅。因為面包屑的緣故,炸雞也應該予以限制。中國面筋和日本烏冬面的原料都來自小麥粉。黑麥和大麥中也含有谷蛋白,因此黑面包、大麥湯,甚至啤酒都會引發乳糜瀉患者的癥狀。
乳糜瀉或小麥過敏?
乳糜瀉和小麥過敏都涉及到免疫系統,但是機體內的反應不同。乳糜瀉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引起腸道內壁損傷,并且是一種終身性疾病。而小麥過敏的癥狀包括皮疹、氣喘、腹痛或腹瀉,對小麥過敏往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愈。
乳糜瀉或乳糖不耐受?
乳糜瀉會損傷小腸的內壁,可能會導致乳糖(存在于牛奶和奶制品中)消化困難。采用無谷蛋白飲食會使腸道損傷恢復,進而可以重新消化乳糖。
誰會患乳糜瀉?
雖然沒人確切地知道為何患乳糜瀉,但以下列出了一些可能會患乳糜瀉的風險因素:
·直系親屬患有乳糜瀉。
·在三個月大之前接觸過谷蛋白。
·有遺傳傾向的人出現重大生活變故、情緒緊張、懷孕或接受手術。
·患有I型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患有其他遺傳性疾病,如唐氏綜合征或特納綜合
乳糜瀉腸道損傷
對于乳糜瀉患者而言,食物中的谷蛋白觸發機體的免疫系統,從而產生抗體攻擊腸壁,損傷、破壞小腸上的微小絨毛。受損的小腸絨毛無法通過腸壁有效地吸收營養成分。因此,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在大便中被排泄。長此以往,將會導致營養不良。
遲發性乳糜瀉
乳糜瀉可能發生于任何年齡,甚至是中老年人。雖然存在遺傳傾向,但研究人員并不清楚為何某些人開始能耐受谷蛋白,而在數年后才出現免疫反應。馬里蘭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自1974年以來乳糜瀉的發病率每15年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