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糾結” 怎么辦
“糾結”一詞漸漸成為了現代人的慣用詞語。人們喜歡用“糾結”來表達自己的處境或者心理狀態,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現代人過大的心理壓力。我們應該如何排解“糾結”的情緒呢?
到底什么是“糾結”?
第五版《現代漢語詞典》中,糾結一詞解釋為“相互纏繞”,作動詞使用。從字形上看,糾結是一個極具畫面感的詞匯,它給人們帶來的印象是一團團物體相交糾纏、枝杈重疊的模樣。“糾”與“結”有相同的偏旁部首,“糾”字意為纏繞,“結”字代表著一種凝聚的趨勢,當“糾”遇到“結”,既纏繞又聚集,怎令人不糾結?
事實上,在生活中,糾結一詞的使用更加廣泛靈活。它可以當動詞,“近的工作讓我糾結”;也可以當形容詞,如“這個電影情節看起來特糾結”;甚至可以當作名詞,如“竟不知心中的糾結如何排遣”。無論是形容事件的態勢,還是表達自己的心情,甚至是描述一個人的性格,糾結一詞均能恰到好處地滿足人們的要求。
當糾結很紅很強大,有人認為糾結是來自東方扶桑之地的動漫舶來品,有人認為是90后新生代制造的潮人潮語。事實上,糾結一詞古已用之,李白詩云“枝枝相糾結,葉葉競飄揚”。糾結今天的爆紅,實是這一詞匯之生命力在千年之后的勃發。
糾結在使用上雖然充滿模糊性,但在表意上卻恰恰可以準確滿足使用者的需要。糾結本意為“糾纏”,這恰恰是對客觀狀態的一種主觀抽象;今天當人們選擇用以形容自身心態時,糾結讓人們難以言說的心情找到了一個恰如其分的表達,令人一吐心中之郁結,豈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