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的嬰兒,要吃粗的、硬的、多樣化的,一般來說及早給嬰兒添加固體食物時會遇到一些情況,比如吃什么樣就拉什么,大便中帶著整塊的菜葉、整瓣的橘子,成塊成粒的,半干不稀的,次數也是忽多忽少的,搞得全家心神不寧;這嬰兒是不是吃多了?是不是吃壞了?是不是消化不良了?于是立即改變方針。
其實大可不必,只要嬰兒不哭不鬧,照吃照玩,大便的次數并不重要,食物未經消化就整個地拉出來了也算正常,只是食物沒有起到添加營養的作用,它只充當了鍛煉腸胃的訓練器械。慢慢地,寶寶就在。訓練中”適應了,對吃進去的食物也能夠完全地消化、吸收了,大便的性狀也就好轉了。
如果家長此時退縮了,寶寶也就失去了腸胃鍛煉的好時機,腸道的推動力及適應能力便會出現發育停滯,只要食物的冷熱、硬度、數量略有變化,寶寶的胃腸道都會難以適應,立即給全家人顏色看的。這就是我們平時時常見到有些嬰兒不容易撫養,吃多一些不行,吃涼一些也不行,食物稍微硬一點,嬰兒就惡心、嘔吐,不會吞咽。
眼下人們的家庭條件越來越好,嬰兒們吃的東西是越來越豐富,但一定要符合嬰兒的成長規律,給嬰兒吃的粗一些的、硬一些、涼一些看來都不是壞事情。
結語:食物的浪費我們不能只眼睛盯著桌子上,畢竟吃東西的目的是為了給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所以減少吃進去的食物的浪費才是關鍵的。(文章原載于《中外健康文摘》,刊號:2012.03,作者:范志紅,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