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焦慮的客觀牲
我們的情緒并不是主觀意志能完全控制的,如在眾人面前講話時緊張,常常是越想控制緊張,則緊張越厲害,越想控制焦慮,則焦慮越甚。相反,如果對待焦慮采取接納的態度,焦慮產生后告訴自己:我焦慮了,這是一種難受的感受,但我自己控制不了,我只能接納它。這樣,雖然看來好像是一種消極的態度,然而,任何情緒的過程都有它發生、發展、高潮、下降及結束的過程,只要我們接納它了,終它也就消失了,正所謂“無為而無不為”。
尋找原因
試著尋找焦慮背后的心理原因,如是否自己太過追求完美、太看重事物的結果、大注重他人評價等。
正視現實的壓力
焦慮的產生,常常有著一些我們不愿面對的現實壓力、心理沖突,如婚姻的矛盾、工作的壓力、人際的沖突等,我們要學會正視并及時解決它們,逃避只能使問題更為復雜和麻煩。
尋找多途徑的愉快來源
我們的愉快來源越多,我們就越少懼怕失落,越少焦慮。生活是多彩的,只要我們愿意,每時每刻我們都能享受到生活的愉快。
主動尋求幫助
主動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