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因2:接下來是從疼痛的特點,來判斷你的疾患類型。
如果疼痛表現與天氣變化有關,天氣變冷或陰雨天氣誘發疼痛加重;有晨起疼痛,稍微活動后緩解,活動多了又誘發疼痛加重(俗稱“老寒腿”),即患者可以根據下肢疼痛出現的規律預測天氣變化,則可能是骨關節炎。好發于北方地區。
如果疼痛表現與天氣變化有關,天氣潮濕誘發疼痛加重,與天氣冷熱無關(俗稱“老濕腿”);有晨起疼痛,活動半小時或更長時間后緩解,上午癥狀重,午后癥狀輕,則可能是風濕性骨關節炎或風濕免疫類疾患。好發于南方地區。
如果腿痛與行走有關,行走一段時間或距離后出現腿痛,休息5-20分鐘后緩解,疼痛緩解后可繼續行走,而后疼痛再發(俗稱間歇性跛行),則可能是腰椎管狹窄癥、骨關節炎、下肢血管類疾患。
自我鑒別竅門:如果騎自行車不出現下肢疼痛癥狀,而行走出現上述癥狀,則可能是腰椎管狹窄癥,而不是下肢血管類疾患。
混合性腰腿痛
對于腰腿痛患者,無論你是先有腰痛再有腿痛,還是先有腿痛再有腰痛,或是同時有腰腿痛,可以分別依據腰痛或腿痛分析,或者更復雜,很難簡化論述。
此外需要明確提示的問題是,你需要區分出你的下肢癥狀是疼痛、麻木,還是下肢無力、發僵、發沉,有足底踩棉感,這兩者有本質區別。如果是第一種類型,則是我們上述提及的類型,如果癥狀屬于后者,那么你罹患的可能不是腰腿部疾患,而是頸椎、胸椎、顱腦或神經內科疾患。當你根據自己的癥狀特點來進行初步判斷后,還需要骨科專家的進一步診治。